“向前走,莫回头!”在深圳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墙上的六个大字格外醒目。这似乎可以看作是深圳改革开放以来奇迹般崛起的秘诀之一。在近40年的时间里,这座城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发展为拥有2000万人的现代化国际都市,被誉为“深圳奇迹”。究竟是什么成就了深圳?日前,现代快报记者在深圳采访,试图从中寻找答案。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鹿伟/文
何刘/摄
一个小渔村的腾飞
渔民村位于现在的深圳市罗湖区,与香港仅一墙之隔。现在的渔民村早已跟大都市融为一体,高楼林立。
今年80岁的吴锦清一直记得自己刚来时渔民村的模样。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时他们住在只有四五个平方米的船上。这些渔民,也被称为“水流柴”,像木柴一样,在海上漂泊。当时的条件很苦。
1957年出生的邓锦辉是渔民村的第二代渔民。在他的印象中,这个落后的小渔村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变的。他回忆,渔民村跟香港靠得近,因此对市场经济的嗅觉比较灵敏。“当年我们是穷怕了,一直想改变。”为此,在上世纪70年代末,村民合伙买了一艘大船,可以远航捕鱼,增加了不少收入。深圳开发后,村民又合伙购买了七八辆运输车,往工地运建筑材料。没两年,村里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楼,也成了全国最早的万元户村。
渔民村的变革几乎从未停止过。2001年8月,村民自筹资金,开始了深圳的第一次旧城改造行动,把旧式别墅全部推倒重建。渔民村的这一做法也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旧村改造做出了典范。如今,每户村民平均每年能有60万元左右的收入。
一条路背后的传奇
如果说,观察深圳这40年的变迁,小渔村是一个点,那么,深南大道就是一条线。
深南大道上不断矗立的新地标就是明证。高69.9米的电子大厦是深圳的第一座高楼。而1992年开建的信兴广场,高383.95米,是当时亚洲的最高建筑。京基100大厦高达439米,2011年封顶,再次刷新深圳的高度。未来,附近还要诞生深圳的新地标。
坐车穿行在宽阔的深南大道上,绿植繁茂。道路的两旁,不时闪现知名企业的LOGO:腾讯、联想、中兴、大族、汉京、招商银行、创维、康佳……
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最新统计,在深南大道注册的企业达到了63765家。
一群人的打拼
深圳建市39年,建立特区38年,而人口平均年龄仅32.5岁,堪称“最年轻的一线城市”。这座城市奇迹般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特区人的奋斗打拼。
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你能听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口音,看到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面孔。人们为了各自的梦想打拼,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
“来了就是深圳人。”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此前的采访中介绍说,深圳是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 95%以上的人口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只有3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