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上班族的午饭和晚饭靠外卖解决,可你知道外卖是什么时候做好的么?是否担心外卖送到手里时已经冷了?
从今年10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的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该《规范》对外卖的相关规定更加详细明确,建议商家标注外卖制作时间和使用时限,要求外卖公示菜名和主要原料。那么,现在我们吃的外卖是否按照《规范》要求执行了呢?现代快报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调查探访。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张瑜 徐红艳
冷热食品应该分开存放
规定:餐饮外卖需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容器、包装材料盛放食品,避免食品受到污染。其中,配送高危易腐食品应冷藏配送,并与热食类食品分开存放。
外卖小哥说送餐速度快,没必要分开
10月3日中午,现代快报记者街头走访发现,这项规定的执行力度已“大打折扣”。跟随几位外卖小哥打开外卖箱包,记者看到,热食类食品与奶茶、果茶等冰饮均放置在一个外卖箱包中。外卖小哥小王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因为送达时间很快,没有必要分隔放置,冷饮和热食相互间也不会有温度传递。不过,记者注意到,他的外卖车上设置了前后两个外卖箱。他表示,后面的外卖箱是放置含有汤的外卖,前面的外卖箱则是一些不易抛洒的外卖。
随后探访中,记者没有找到明确区分冷藏和热藏区的外卖箱。不过,有外卖小哥将空矿泉水瓶放到外卖箱中,作为冰饮和热食的区隔。
热食“出锅”后食用时限为4小时
规定:餐饮外卖从烧熟至食用要求:烧熟后2小时,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60℃以上(热藏)的,其食用时限为烧熟后4小时。
4份外卖从下单到送达都没超过1个小时
10月3日中午,记者点了4份外卖,分别是双拼饭、炒饭、盖浇饭和麻辣烫。所有外卖均在1个小时内送达。其中最快的一份双拼饭下单后10分钟就到了;其次是炒饭,用时19分钟;最后是麻辣烫和盖浇饭,用时均在50分钟左右。如果仅从点单到送达时间来看,食用时限均满足要求。
送得快并不意味着食物达到了保温要求。外卖送达后,记者用红外温度仪分别测试4份食品中心的温度,结果显示,4份外卖中,麻辣烫为63.5℃,炒饭53.5℃,盖浇饭48.8℃,最早送达的双拼饭为46.4℃。
随后,记者致电盖浇饭商家,对方表示,这种外卖是半成品热食,比如宫保鸡丁饭,接单后现场加热已有的半成品宫保鸡丁和米饭,通过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可以保证打包前温度在80℃以上。之所以饭菜会变冷温度降低,她认为是外卖骑手在配送过程中没有做好保温工作。
标注外卖制作时间和食用时限
规定:宜在食品盛放容器或者包装上,标注食品加工制作时间和食用时限,并提醒消费者收到后尽快食用。
点的4份外卖均未标注制作时间和“保质期”
在记者点的4份外卖包装上,均未找到食品加工制作时间和食用时限的标注。那么,消费者如何知道自己这份外卖的“出生”时间呢?
现代快报记者致电其中一家外卖商家,对方表示,制作时间均为下单后制作,可以放心食用。并表示已听说要标注外卖制作时间和食用时限,不过只是平台口头通知,没有接到秦淮区食药监局、工商局等部门下发的具体实施文件,自己也很难做。
不过,售卖麻辣烫的外卖商家表示,已接到公司内部通知,要在近期公示食品加工制作时间和食用时限。不过考虑到打印油墨可能会沾染到食物上,暂不考虑在外包装上标注。据该工作人员透露,可能会将加工制作时间和食用时限公示在网上,消费者可以查询并看到食用时限提醒。
外卖要公示菜品和主要原料名称
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网上公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信息、食品经营许可证。此外,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还应在网上公示菜品名称和主要原料名称。
点单页面可公示菜品,但主要原料太“笼统”
为了保证上线餐饮商家的食品安全,有外卖平台表示,商家在平台申请开店必须上传工商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资料。工作人员随后将进行线上和线下审核。同时,平台会自检自查,如发现餐厅或餐品存在食安风险,除要求下线整改,还会扣除信用分,当信用分被扣除到一定数量后,商户将永久下线。
记者注意到,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上线商家,都有食品安全档案可供消费者查询。同时,大部分商家的点单页面,能够看到菜品名称和主要原料名称。不过,仍存在原料名称不详细的情况。一商家提供的烤肉鸡柳双拼饭,商品信息只有“烤肉鸡柳各一份,米饭一份,免费配菜区任选两种配菜”,并未详细介绍原料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