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6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9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来这里,寻找你的大桥记忆
南京长江大桥“走进”江苏省美术馆,不少周边物件参展
  展览从9月15日至12月12日在省美术馆展出,明年还将在长江沿线城市进行巡展
  自行车大梁上有大桥标志
  各种票据上有大桥图案
  ▲脸盆、水瓶上也有大桥
  这幅画展现了建设中的大桥
  ▲收音机上也有大桥图片
  扫码“逛”展

  粮票、糖纸、铅笔盒,水壶、脸盆、自行车……这些东西上,都有一个相同的图案——南京长江大桥。9月18日,在南京长江大桥即将迎来50周岁生日之际,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作品及史料巡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南京人民大会堂旁)陈列馆首展。桥头堡设计稿、建设中的大桥版画、和大桥相关的生活中的小物件,一场大桥的“周边秀”开场,唤醒了国人对于南京长江大桥的集体记忆。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李娜/文 吉星/摄

  上世纪70年代,他们画出大桥“航拍照”

  一走进江苏省美术馆大门,以脚手架搭起的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就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注意。脚手架下,几块由上海铁路局南京桥工段提供的真实的铸铁浮雕,让人们啧啧称赞。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说,省美术馆是中国第一座公立美术馆,有80多年历史,见证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丽时刻,早在大桥建设初期,就持续关注并收藏相关经典美术作品,其中不乏一些名家名作。此次展览的一个重头戏,就是艺术家们从各个角度展现出大桥的美。

  南京长江大桥南大堡,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记忆。可你见过建设中的大堡模样吗?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在展馆一层,不少作品展现的就是大桥在建设时期的场景,比如,版画《红旗颂歌》,鲜艳瞩目的三面红旗散发着奕奕光彩,三面红旗下,是一堆脚手架,一侧还矗立着两台吊机,建设中的大桥场景生动尽现。

  除了写实作品,上世纪70年代的创作者们,还用独特的视角,用画笔为大桥描绘出了一幅幅“航拍”图。它们或雄壮、或秀丽,既有新中国“争气桥”的壮观气势,也不乏江南景色的清新婉约。

  粮票、脸盆、饼干盒……上面都有大桥

  踏进二楼展馆,曾经的小学课文《南京长江大桥》登上了黑板报,一下把参观者们拉进了大桥时代。那个时期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小到粮票、烟标、橡皮、糖纸,大到年画、月历、课本、练习簿,这些东西里,主角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桥。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展馆里最引人注意的,当属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设计的工人宿舍。这间宿舍,展现了当时工人阶层真实的家庭生活,人际关系很好、很温馨,但私密性比较差。你可以从窗户缝里、墙壁上凿出的小洞里“偷窥”到屋内的情况,当然,宿舍内展示的所有物品,热水壶、搪瓷缸、脸盆、床单,包括从儿童视角所看到的饼干盒,都带有大桥的标志。

  “当年,有些人可能从没来过南京,相簿里却有与南京长江大桥的珍贵合影。”徐惠泉说。展馆里,还“复原”了一座南京长江大桥附近真实存在的“大桥照相馆”。相片墙上,是征集来的300多张在这座照相馆里照的带有“大桥logo”的照片,还有与大桥的合影。

  不过,现代快报记者发现,这些合影里,还藏着一些“彩蛋”,有些照片中的大桥是真正的大桥,有些却是照相馆里的布景。你能分辨出来吗?此次,来“大桥照相馆”参观,你也能同这些“网红布景”中的大桥合影。

  这些大桥的“周边”哪里来的?南京收藏家马志方功不可没。他对大桥的周边痴迷到了什么程度?材质不同、大小各异的纪念章就收藏了300枚,从枕巾、蚊帐钩、饼干盒、收音机,到奖状、打火机、针头线脑,只要上面有南京长江大桥图案,对他来说都是宝贝。

  这些年,来自甘肃、湖南、福建等地的收藏家版展馆准备收购他的藏品,都被他婉拒。这次,省美术馆要办展,他毫不犹豫就拿出来了,“大桥毕竟是南京的地标,这些东西还是留在南京吧。”

  不上大桥也能看

  1500米“画廊”

  大桥的“画廊”在哪里?在大桥公路桥正桥的栏杆上,也在此次的展馆里。

  “以前没那么多车,很多人都会步行过大桥,就能细细观看这些铸铁浮雕,走过正桥,就像走过了1500米室外画廊。”省美术馆工作人员介绍。

  草原牧马、长城内外、攀登高峰……大桥正桥上共有202块浮雕,其中有98块共计20种风景主题浮雕,98块向日葵浮雕以及6块工农兵浮雕。这些浮雕除了现有安放在栏杆上的,还有一部分作为备用,存在了仓库里。此次展出,上海铁路局南京桥工段就把部分存放在仓库里的木质模板、备用浮雕拿出来,放在展馆门前、二楼展间等多处,让参观者不到大桥,也能欣赏到。

  桥头堡的艺术造型关系到大桥的整个形象,展览上,由中国建筑学会提供的58种桥头堡设计方案图,让参观者深层次地了解到桥头堡建设背后的故事。

  代表“中国制造”

  的经典之桥

  市民张先生在每一幅展品前都驻足仔细端详着。他是扬州人,因为工作才来到南京,现在就住在大桥下,每天都能见到大桥。“以前觉得它就是个忙忙碌碌的交通要道,但展馆里的它不一样,有时代感、历史感。”

  “南京长江大桥不只是交通意义上的桥梁,它还是见证了中国崛起的精神之桥、是代表‘中国制造’与‘大国工匠’的经典之桥,也是体现‘双百’方针和文化自信的艺术之桥。”徐惠泉这样总结南京长江大桥的当代意义。

  “今天,长江上已建成的和在建中的跨江大桥已超过60座,活跃在国际桥梁舞台上的中国制造,早已接近全球市场的一半左右,而南京长江大桥,正是这一切的起点。”徐惠泉说。

  据悉,此次展览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从9月15日至12月12日在省美术馆展出。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