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9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祭祷》首次完整出版
一部献给人类的启示录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白俄罗斯]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著
  中信大方
  2018年8月

  “这本书我写了很久,差不多有二十年……我与核电站的原工作人员、学者、医务工作者、士兵、移民,以及疏散区居民见面和谈话。对他们而言,切尔诺贝利是他们世界的主要内容,事故摧毁的绝不仅是土地和水,也毁坏了他们的内心和生活。”

  苏联核电站始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靠的核电站。然而,在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治下的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切尔诺贝利顷刻间化为废城。事故后十年,白俄罗斯著名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核辐射危险,深入事故发生现场,历时数年,访问了超过500位幸存者,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

  

  现代快报记者 陈曦

  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灾难

  一夜间,数万平民被疏散,失去家园。万亩土地被污染,70座村落已永远葬于地下。

  每4个白俄罗斯人即有1个人在灾难中死去。每5个白俄罗斯人就有1个住在污染地区,210万的受灾者中,包括70万儿童。至今,仍有上万平民因放射性物质长期受到感染或致命。

  据当时的数据分析,排放到高空的气态及挥发性物质在全球扩散:5月2日在日本被检测到,5月4日在中国,5月5日在印度,5月5日及6日在美国和加拿大。不出一个星期,切尔诺贝利就成了全世界的问题……

  事故发生后的第九天,戈尔巴乔夫才出面讲话:“一切都好,尽在掌控之中。”但是,核爆到底是什么样的危险,人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行动,当局一头雾水。甚至还有科学家在当局授意下表示核辐射并未带来巨大影响。当辐射云飘到了瑞典,瑞典方面都已经确认苏联的核工厂发生了泄露问题,苏联中央才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场悲剧让苏联人开始质疑原本认识的世界。

  诺奖得主、白俄罗斯著名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用普通人的声音平贴出时代的全景,书写了一部人类的启示录。在这里,每个人的声音都透视着历史的崩塌、国家机器的隐瞒、俄罗斯人的价值观,以及人们的愤怒、恐惧、勇敢、同情和爱。

  全世界的悲伤都抵不上孩子的一滴眼泪

  灾难发生后,孩子们是首先撤离的。他们很多坐上公交客车被带走,有的被塞进火车,官方命令他们把孩子当作西瓜运输,不要开门。他们与房子告别,就像同亲人告别一样。

  

  孩子们在房子里长大,没有森林与河流……只能隔窗而望。这完全是另外一群孩子。我走近他们,念起普希金的诗:忧郁的季节。迷人的眼神……这是永恒的经典。

  

  孩子们一直在等着再次被带到外国去,把自己展示给外国人看,然后收到礼物。他们对此习以为常,这已经是他们生活的方式,是他们认识生活的方式。在走过名为“出国”的大商场之后,在昂贵的展览之后,孩子们还要走进他们的学校,回到课堂上。我看得出来,他们成了观察者……是在观察,不是在生活。

  

  我的小女儿,她四岁,会唱歌、跳舞,还会背诗。她的智力发育正常,跟其他孩子没有区别,只是她玩的游戏和别人不同。她不玩“逛商店”和“去上学”,她只玩抱娃娃“去医院”:给他们打针、量体温、输液,有个娃娃“死了”,她就给娃娃盖上白单子。我和她在医院住了四年,我不能把她单独留在那里,结果她不知道人是该住在家里的。我带她回家两个月,她就问:“我们是不是很快就能回医院了?”她住在那里,长在那里,朋友也在那里。医院为她做了人工肛门……还在做人工阴道……最后一次手术后,遗尿完全没有了,导尿不成功——得再做几次手术。但是他们建议今后在国外做手术。我丈夫每个月只挣一百二十美元,我们去哪弄好几万美元去国外治病?一位教授悄悄给我出主意:科研人员会对你们孩子这种病有兴趣的。给国外医院写信吧,他们应该会感兴趣。

  看得见的死亡和看不见的战争

  切尔诺贝利核爆发生的时候,苏联正进行着一场为期10年的阿富汗战争。对于士兵们来说,死在战场上是正常的死,因为死得明白。然而,对于切尔诺贝利,当任务结束时,死亡才刚刚开始。他们被迫打了场名为核战争的战争。死亡是历历在目的,而敌人却弥漫在四周,看不见,摸不着——

  

  军用直升机在切尔诺贝利能干什么?还有米格- 2 歼击机,很多年轻的飞行员……站在反应堆旁边的森林里,吸收辐射。那是命令!军事命令!但是为什么要把这么多人送到这里来接受辐射?为什么?这里需要的是专家,而不是人……一台东德的起重机停在那里,已经坏了,它在屋顶上运行没多久就坏了。机器人都失灵了……我们的机器人,由卢卡切夫院士为火星探索设计的机器人;外形与人相似的日本机器人……显然,所有机器人内部都被强烈的辐射烧坏了。而身穿橡胶外套,戴着橡胶手套的士兵还在那里跑来跑去……从天空向下望去,他们那样矮小……

  

  我现在不怕死……不怕死本身……但我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死……我的一个朋友死时全身肿得像个水桶……我的一个邻居也去过那里,开起重机。他死时像黑炭一样黑,缩得就像个孩子那么大。我不知道我会怎样死……如果我要死,就要正常地死,不要切尔诺贝利式的死。我自己的判断,我肯定活不了多久了。我准备好了,感觉子弹射入脑门的那一刻。我去过阿富汗……那里死得容易些……被子弹打死……

  切尔诺贝利土地:美丽和恐惧的结合

  辐射区的居民迁走以后发生了什么?古老的乡村和放射物质掩埋处,成了动物墓地。人类只拯救了自己,却出卖了其他动物。人走后,好多个分队的士兵和猎手开进村庄,射杀了所有动物。在白俄罗斯隔离区,花园里的花朵开放得异常艳丽,果实长得特别硕大,小草在太阳下闪烁着快乐的光,鸟儿在歌唱。一切都在原地,一切尽如平常。可是有人会警告说:不能摘花,不能坐在地上,不要喝水……这熟悉的世界,如此陌生——

  

  活下来的狗住进了楼房……如果你走进去,它们会向你扑来……它们已经不再相信人类……那次我走进一间屋子,屋子中央有一只母狗,四周围着小狗崽。是不是很可怜?我当然也觉得不舒服……我比较了一下……事实上我们做的事就跟宪兵差不多,就像是参加战争。那是根据制订的方案执行的军事行动……我们也是参加者,将村庄围起来。

  

  我第一次进入隔离区……我在车上想象,那里可能完全被灰白色的灰尘所覆盖,或者满是黑色的烟尘,就像卡尔·布留洛夫的《庞贝城的末日》里的画面。而等我到达目的地,才发现那里太美了,真是美不胜收!鲜花盛开的草原,春天嫩绿色的森林。在我最爱的这个季节,一切都生机盎然……万物在茁壮生长和歌唱……然而看到禁止进入的标语,让人惊叹于这美丽和恐惧的结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