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4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9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单田芳离世 从此再无下回分解
  视觉中国 供图

  9月11日下午3点30分,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84岁。

  “一生尝遍甘苦,书中说尽情仇。”对单田芳来说,这句话几乎是他一生的注解。从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开始,他为观众带来无数经典作品,曾在全国500多家电台、电视台播出,“30后”到“90后”都能听出他的声音,至今每天还有1亿人在通过各种渠道听他讲故事。他的语言魅力,早已打破地域、文化和年龄的界限。

  为了纪念这位逝去的大师,现代快报邀请三位文化名人,讲述各自与单先生的交往缘分,还原单田芳对评书的无比热爱。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郑文静 于露 综合《三联生活周刊》

  他的特色

  沙哑嗓音,是年轻时喊坏了声带

  听单田芳先生评书的人都知道,先生嗓音沙哑,别具一番风味。但对于这口独特的嗓音,单田芳本人却并不怎么喜欢。

  1934年,他出生在辽宁营口的曲艺世家,母亲唱大鼓,父亲是弦师,但单田芳更喜欢工科,想念书。不过,1953年家中发生变故,他不得不开始评书生涯。

  当时,评书属于草根艺术,没有专门的学校,嗓子也没想着要去保护。行内有句话叫“书随性走”,说书人一登场不拉满了弓、用足了劲就觉得说得不过瘾,常常就靠六神丸、胖大海简单保养。久而久之,声带就喊坏了。曾经动过三次手术后,嗓子总算能说话,但难免沙哑。没想到录着录着,观众喜欢,单田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他的勤奋

  每天4点多钟就起床备课

  一般而言,单田芳创作一部评书的方式是,他先把故事看一遍,把故事的脉络理清楚,看第二遍的时候,琢磨哪里该加故事,哪里该省略。看第三遍的时候,基本上就该记人名、地名、年代、时间。

  他每天4点多钟就起床,就开始备课。今天要从哪儿讲到哪儿,头怎么开,尾怎么收。大概每天10点钟之前,三段书就录完了。下午,开始准备明天的书。周而复始,一万多集的评书就是这么说出来的。而这一切,都是由他一个人完成的。

  他的魅力

  每天1亿人听他讲故事

  改革开放后,评书迎来了复兴期。1978年,单田芳录制了他最为脍炙人口的长篇评书《隋唐演义》。

  1993年,单田芳录了80回《七杰小五义》,播出以后反响很好。1994年,他又录了《百年风云》。此后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请他录了400集《薛家将》,在全国播出后产生很大影响。“单田芳”的名号在国内越来越响。

  每天,都有无数人守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前听他说书,听那一句无比熟悉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我是两条腿走路,电台、电视一起上,一直就忙到了今天。”单田芳生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自己很喜欢退休后忙碌的生活,“很刺激。我有一技之长,很多人喜欢我,这就叫幸福。尽管累一点,但这个累里是带着甜的。”

  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

  2012年9月15日晚,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在南京举行,78岁的单田芳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霆、苏州评话代表人物金声伯、著名曲艺理论家作家吴宗新、单弦表演艺术家马增慧以及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一起上台,获颁终身成就奖。

  这,是单田芳一生唯一获得的奖项。获奖后接受采访时,单田芳谈起评书艺术的发展:“有人担心评书会消亡,现在是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我认为评书是有根的,它的根深深扎在老百姓的心中,只要老百姓喜欢,评书就不会消失。

  与奖项几乎无缘的单田芳,却有着不可思议的观众缘。

  据统计,单田芳共录制了广播和电视评书110部,共计12000余集,节目时间约6000余小时,演播内容包罗万象,纵横古今,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他的评书作品不仅在国内,在海外华人中也有很大影响。至今每天还有1亿人在通过各种渠道听他讲故事。

  他们眼中的大师

  于丹

  (中国当代知名文化学者)

  曾推掉所有工作,专程赶来南京为单先生颁奖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

  谁能像他一样,风靡全国五六十年?哪个歌星、影星都做不到。单先生可以,他的声音辨识度太高了,沧桑,浑厚。他一张嘴,那就是沙场,就是江湖,所有的历史演义风云变幻,都在他一个人的声音里。我想,如果要评选中国声音的代表,单先生是可以的,因为,他是不可替代的人。

  2012年,我接到了姜昆老师的电话,让我到南京去,给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颁奖。姜昆老师知道我特别忙,调不开时间,但是他坚持让我来。他说:“不是让你来领奖,只是颁奖,但我可以给你一个必须来的理由:你要为单田芳老师颁奖。”

  因为这句话,我推掉了所有工作,赶到南京。

  

  萨苏

  (著名作家、单田芳弟子)

  先生教我的,是说书人的魂魄

  先生教了我的,是说书人的魂魄。说书,也有魂魄吗?我原来也不知道有没有,和先生相处长了,才知道,说书人不能没有魂魄。评书,大体有几分真,有几分假,有几分写意,有几分夸张。然而,说书人走到台前,心中必要有一份神圣与清白。

  而说书人拿起惊堂,你便是天地良心。

  

  赵维莉

  (著名评书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录制评书他从不照着稿子读

  有一年,单先生在央视录《白眉大侠》,我录《康熙大帝》,共用一个录音间。他不管是在电视台录也好,广播电台录也罢,从来不照着稿子读,艺高人胆大。

  在生活中,单先生为人却很低调,从不争强好胜。

  大师简介

  单田芳

  1934年12月17日出生于营口市的一个曲艺世家,是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

  2012年,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1979年5月1日,单田芳重返书坛。1995年,单田芳成立了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了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乱世枭雄》《水浒外传》 等评书。

  网友悼念

  童年的记忆

  收音机里最熟悉的人

  @提督的红茶-ID被占:老艺术家一路走好。听评书长大的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偶像是白玉堂。

  @琢大王:看到这条消息默默在办公室里流下泪。从小就跟着姥爷听收音机里单田芳的评书,如今姥爷走了,单田芳爷爷也走了……

  @夜凉何不吹玉笙:大师走好。小时候常陪着奶奶听你的作品,有四合院有竹凉席有评书,有台式电风扇和玻璃瓶北冰洋的日子,才是夏天。

  @魏君子:《隋唐演义》是我童年最美好记忆,单老师走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