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盐都:“交通+” 大作为释放大活力
  扫码观看盐都交通

  跨入盐都,行驶在宽阔的公路上,两侧风景如画。平整畅洁的路面,宛如一条条彩带,连接城乡,连接外面精彩世界。“十二五”以来,盐都交通像一列不断提速的列车,汽笛长鸣,车轮滚滚,沿着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轨道,一路高歌,一路奔驰。

  紧随盐都敲响深化改革发展的鼓点,紧扣盐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脉搏,近年来,盐都交通运输事业呈现出高质量、快速度、大发展的态势。一条条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一条条安全畅通、方便快捷的运输网给人民生活带来质的飞跃的同时,也打开了区域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的大格局。

  织密织大交通网,以交通为引领,激活区域产业、旅游、物流、民生等等,从建成一条路带动一片区的崛起繁荣,交通建设成为盐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通讯员 严俊 王银忠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姜振军

  交通+民生

  路网渐密百业兴

  项达强看着门口停着的车辆,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捷强农庄”如今会客流不断。

  “捷强农庄”位于盐都区秦南镇泾口湿地风情园的最南边。“起初以为农庄是个向阳行业,又因以前从事的职业,交了很多朋友,觉得开起来应该没问题,开了以后才发现,光靠朋友很难支撑。”项达强说,交通才是大问题。

  然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捷强农庄的生意慢慢火起来了,即使大暑天,双休日的捷强农庄里依然有不少前来垂钓、采摘和品尝散养家禽的市民。“331省道通了我的财路啊!现在连南京、上海都有不少人来我这。”如今项达强总是眉开眼笑。

  331省道盐都段工程起于新204国道与青年路交会处,向东行驶约10分钟即可到达盐都区秦南镇泾口湿地风情园。“331省道经潘黄、盐龙、龙冈、秦南、鞍湖、中兴、学富、楼王等8个镇(区、街道),打通了盐都区众多村镇交通。”盐都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大纵湖做螃蟹生意的丁余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三年前,生意一直不温不火,随着125省道及其支路的新建,快递公司愿意上门取件,大客户需要急件自己也可以立刻安排专业的冷库车送过去,销量提升了近40%。

  愈织愈密的交通路网,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还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改善了民生。据了解,2013年-2017年间,盐都区共投入资金7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到2017年底,已完成农路提档升级975公里,新改建桥梁856座,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930公里。

  交通+物流

  一路芬芳畅快行

  “范爹好!您的快递到了,在家吗?”“在的,在的。”

  杨国清是顺丰快递公司一名负责郭猛镇乡村客件的配送员,他的脑子里有一张郭猛镇大小农村公路的动态地图,根据每天派件单的异同而发生变化。

  “这条路修了有三四年了,去年进行了提档升级,两边的蔷薇花也是去年才种上的;这条原来是很窄的砖头路,我们车都开不进来,2016年拓宽了;这两座原本是危桥,去年底修了新桥……”杨国清开着送件的商用车,一边前往当天的第一个目的地吴徐村三组,一边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他眼里郭猛镇乡村道路的变化。

  “范爹,您的件,看看有没遗漏的。”“不对不对,这个件他给我少寄了两盒。”范爷爷打开快递箱检查后焦急地说,这些是买给范奶奶保养脑梗的新产品。杨国清二话不说便拿出手机帮范爷爷联系发货方,说明情况,让他们赶紧联系范爷爷,补发遗漏的货品。

  数据显示,盐都区邮政快递业务量占大市区60%,目前全区共有41个快递网点,106个收寄代办点,为全区18个乡镇和街道提供邮政快递服务。“盐都良好的交通设施,特别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乡村道路建设,带动了区域快递产业的突飞猛进。”盐城电商产业园相关负责人感触颇深。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盐城电商快递产业园位于盐都高新区,在盐都交通网的助力下,近年来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已入园快递企业8家,分拨中心6家,日均处理量达55万件,从业人数10635人,成为立足盐城市区、服务全市的快递集散中心和辐射苏北的电商物流基地。

  交通+旅游

  打通“任督”全域游

  每年四月初,是龙冈桃花园最热闹的时候——院内桃红梨白、游客如织、笑语如铃;院外车水马龙、缤纷农产、各色美味,构成一幅层次分明的多彩乡村美景图。“今年康庄大道桃花园路段通车,不仅带动了桃花节期间的客流量,还大大降低了因老路拥挤而引发交通事故的概率。”龙冈桃花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五月,尚庄番茄园里采果、游戏欢乐多;六月,泾口风情园垂钓、采摘、露营体验多;七八月,杨侍生态园水上乐园来嬉戏……盐都区自然生态环境好,近年来呈现出从多景点向全域旅游转变的新格局,这也对区域内景点间的交通连线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125省道可直通大纵湖旅游景区,并通过设置支路等方式与沿线旅游资源相衔接;新建的331省道开辟支路直通‘三胡故居’,在229省道设支线直达杨侍生态园。”盐都区尚庄镇公路站站长张汉根站在尚庄番茄园门口,指着眼前的125省道感慨地说。这条路全长43公里,双向四车道,为一级公路,是盐城大市区连接大纵湖、横贯盐都区西部镇(区、街道)的一条重要交通大动脉。

  盐都区整体路网骨架形成“四纵三横”,四纵分别为G204、S229、S232、S231;三横为S331、盐金线、S125,每条主路又根据区域发展需要有多条分支,从而形成区域内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在交通道路的优化推动下,盐都区已建成高效示范农业面积14.4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18%,规模龙头企业139家,农业“三品”216个,2017年在盐都境内各大景区、景点和农家乐游客人数达520万人次。

  交通+扶贫

  拔了穷根凤来栖

  郑通村位于盐都区张庄镇西北部,多年来一直是盐都区交通运输局的扶贫对象。曾经,周边村流传着一句俗语:“土厢房、半年粮;有儿莫娶郑通女,有女莫嫁郑通郎。”说的便是当地的贫苦。

  但郑通连接线改变了它。“2017年上半年,郑通连接线向北可至新兴镇;今年8月,连接线向南可达龙冈镇、建湖县。”张庄镇公路站副站长邵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将从根本上改善郑通村800多户近3000人出行环境。其实,郑通连接线的运维模式,不仅仅是一条升级改造的农村公路,它的奥秘还藏在随公路一起在田间起伏的绿道里。

  7月28日大清早,郑通村的刘奶奶已经在葡萄地里忙了起来。今年69岁的刘奶奶生活贫困,丈夫身患多种疾病,40多岁的儿子至今未能成家,常年在外打工。她告诉记者,自从到附近的家庭农场来帮忙,除了土地流转的租金外,每天还能挣70元钱,现在手头宽松多了,日子也好过了。

  像刘奶奶这样收入低的老人,在村里的家庭农场做轻工巧活的就有几十位,他们每人每天能挣到60至80元不等的工资。“路修好后,村里95%的土地都流转出去,用来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郑通村村主任陈昆说,2017年底摘掉了“江苏省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大部分村民“老家有别墅、城里有学区房”,“好多姑娘想嫁到咱们村呢。”

  据了解,盐都区交通运输局按照结对帮扶、责任到人的工作要求,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帮扶人员深入帮扶对象家中帮栽致富树、帮找一份事做,增加贫困户的“工资性”收入,机关干部帮扶的郑通村15户贫困户,已有10户成功脱贫。

  “交通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要领域,也是实现脱贫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条件。”盐都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局累计投入3000万元,帮助经济薄弱村改善党群服务中心,帮助张庄街道郑通村、大纵湖镇兴盛村、滨湖街道迎湖村等经济薄弱村新改建农村公路36公里、桥梁42座,打通多条“断头路”和“瓶颈路段”,解决了困难村居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