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7版:与爱同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离校最远的马小贵,每天走10公里山路去上学
爷爷鞋破了舍不得换,只想供娃娃上学
  志愿者到马小贵家家访,并赠送学习用品
  马小贵爷爷的鞋子破了也舍不得换新的
  志愿者摘枸杞,烈日下体验劳动的辛苦

  由现代快报联合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志愿者协会举办的“与爱同行·2018宁夏大助学”正在进行中。8月6日,在完成当天支教课程后,志愿者团队走了10公里山路,来到海原县海城镇白梁村马小贵家家访,这也是距离学校最远的学生家,每天,马小贵要走1个多小时山路去上学。

  “不管怎么苦,也要供娃娃上学,以后走出大山。”70岁的马爷爷这样说。记者发现老人穿的鞋早已破旧,却舍不得换新的。而这也让人再次想起,海原教育的“五苦精神”:学生苦学、老师苦教、家长苦供、学校苦抓、社会苦帮。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马壮壮 仲茜/文 赵杰/摄

  家

  访

  徒步10公里,走访距离最远的学生家

  8月6日下午,志愿者小分队开展家访活动,一行15人走山路,前往离学校约10公里的白梁村,到贫困学生马小贵家家访。

  因为家离学校远,马小贵每天都要提早一小时出门,走山路去上学。“最怕刮风下雨还有下雪,路不好走,鞋也会湿。”今年11岁的马小贵,拎着布袋,走在最前面带路。

  “马小贵,你走得太快了,我们都跟不上你了。”出发不一会,马小贵已经走上了半山腰,而志愿者们还在山脚处,步伐始终跟不上。“我每天走一万步,但走山路还是觉得吃力。”来自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的英语老师付从波说。

  虽然走得累,但山路两边的风景美不胜收。粉红色的荞麦花海,淡黄色的茴香花海,还有绿油油的土豆苗,长得笔直的玉米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大部队终于抵达白梁村。马小贵的家人已在村口等候。

  马小贵有一个哥哥,叫马小龙,也是远景希望小学毕业的,开学上初二了,还有一个姐姐在县城读高二。“谢谢你们的到来,我虽然上初中了,但我还想去参加你们的夏令营活动。”五年前,马小龙也曾带着支教志愿者团队来家访,他热情地招待大家,进屋喝水吃西瓜。

  家访中,志愿者们得知,这两年,马小贵家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在国家精准扶贫项目资金的帮助下,他家盖起了新房,有三大间。爷爷奶奶养牛养羊,每头牛可获200元补贴,每头羊150元补贴。前两天,妈妈生病,在医院做阑尾炎手术,其中一大部分费用都由医保承担。淳朴的一家人,生活虽然清贫,但家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不管怎么辛苦,也要供娃娃们上学,以后走出大山。”70岁的马爷爷刚刚从田里干活回来,记者发现,他的一双鞋早已破旧不堪,但他却舍不得买新的。他十分感谢志愿者对两个孙子的帮助:“娃娃们能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体

  验

  摘枸杞、搬西瓜,孩子们个个是“能手”

  今年暑期,远景希望小学有不少同学跟着父母,去邻乡搬西瓜、摘枸杞去了。志愿者们得知情况后,于7日下午,坐车来到邻乡兴仁镇的瓜田、枸杞园,和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劳动。

  七八月份正是宁夏硒砂瓜和枸杞的成熟季节,需要大量劳动力搬运硒砂瓜、采摘枸杞。这时,很多农户都会带着自己的家人,一起来到瓜地、枸杞园打零工。据初步统计,海原远景希望小学有50多个学生,都跟随家人去邻乡帮工。

  在兴仁镇,山坡下,成片成片的硒砂瓜田,一眼望不到头。田边的马路上,一辆辆大卡车正等待装载硒砂瓜,运到全国各地去。农户们在地里挑选成熟的瓜,搬运到三轮车上,再一车一车往大卡车上运。志愿者们体验了一番发现,硒砂瓜个头都不小,小的十多斤,大的则有二三十斤,一个人一次只能搬动一个,来来回回干一下午,也只能搬运半亩地的瓜。而为了西瓜成熟、个头好看,瓜农们每天都要去瓜地里,翻瓜、扯藤、浇水。

  与搬瓜相比,摘枸杞既要体力又要技巧。一米高的枸杞树,果实成熟后枝条低垂下来,采摘的人需要弯腰,一手扶起枝丫,一手轻轻采摘。在枸杞园,不少学生都是摘枸杞“能手”。“如果用力过猛,果子就会破,果浆露出来,就不能用了。”远景希望小学2016级毕业生田金旺成为小老师,给大家讲解说,“摘一斤枸杞一块二毛钱,熟练的话,一天能摘七八十斤,差不多能挣一百元。”7月初,田金旺就和家人来到这里,准备干满45天回去。

  烈日下,志愿者也挎上小篮子,跟着学生们走进枸杞园摘枸杞。然而不到半小时,志愿者们就满头大汗,腰酸背痛。“没想到,在烈日下搬瓜、摘枸杞,都是重体力活,这里的孩子真不容易。”南京第九中学高一学生、志愿者马思斓说。志愿者朱砂老师则满是心疼:“海原的孩子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支教日记

  通过自己的努力

  改变自己和家乡

  都说支教老师带给孩子最多的不是知识,而是陪伴。在我看来,孩子们的笑容,是校园里最美的风景。他们热情,见到每一个老师都很礼貌地敬礼,说“老师好”;他们勇敢,相互推搡摔倒都不掉一滴眼泪;他们好学,课堂上提问时,积极地举起瘦黑的小手。当我们在操场上晒着太阳上活动课时,孩子们说:“老师,没事,我们不怕晒,我们想和你们在一块儿。”这些,都让我的心头满是感动。

  我教的是国学课,讲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希望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带给他们。来之前,我就想,把平时在博物馆上课的内容带到希望小学,应该不会太难,可当我真的站上讲台,听到同学们响亮地喊出“老师好”的时候,我依旧激动得热泪盈眶!孩子们渴望知识,就像一只只嗷嗷待哺的雏鹰。“我知道,《三字经》就是国学的一种!”“原来,《千字文》还是古代考场的序号!”“哇哦,我们也可以体验印刷术啦!”孩子们听完课,发出很多感叹。

  特别记得,课上我讲到“贡士”一词,是指古代地方向国家贡献的人才,而五年级的田海桃却告诉我,这个词的含义,更应该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作为老师,我真为孩子感到骄傲!我特别想对孩子们说,古人可以通过读书考试,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实现鱼跃龙门、金榜题名,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改变家乡。

  ——志愿者 王晓璐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