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考核走过场、数据被美化,加强社会监督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中国正在打响一场视力保卫战。
昨天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规定,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意见”强调,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要求到2030年,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由此看来,这场视力保卫战的深度和广度、力度,都可谓空前。
“近视率考核”在国内国际都可谓创新,此前,北京在区级政府绩效考核中已有试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及早遏制发病率,意义重大。而强调政府的责任,则是抓住了关键。
发病早、进展快、程度深,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已经到了令人忧心的地步。专家指出,近视高发年龄段为青少年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小学生发病率约30%,初中生约60%,到高中约80%,大学约90%。
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卫健委也印发了《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和《斜视诊治指南》。这些是在技术层面的发力。要保护好儿童青少年的视力,技术上的重视与支持就必不可少。
而视力保卫战的实质,是社会治理。政府和社会在多个方面合作的重要性不须多言,而政府在其中的领头之责任更是突出。
长期以来,在保护视力的层面,柔性的关怀与建议成为一大特色,中国可以说是唯一推行眼保健操的国家。相对而言,对政府责任的强调略显不足。让政府担负视力保卫战的主体责任,通过严格的评价体系,推广和落实硬性指标,至关重要。因此,“意见”所表现出的“软硬兼施”性质就很有张力。
不过,要将新政落到实处,取得明显成效,并不容易,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近视率考核”是新事物,评价体系应该更为科学细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当下,影响视力的因素很多,如课业负担加重、电子产品的全面“入侵”、用眼陋习的存在,等等。形成和建立一个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防护工作领导机制和干预引导机制,很有必要。政府要想在常态化的考核中过关,需要拿出智慧和决心。同时,为了防止考核走过场、数据被美化,加强社会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