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4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7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探寻水墨精神,在古典和现代之间
  《河西新城南京眼》
  《碧桃春》
  《对话风景》
  《云林鹤舞》
  《早春浅唱》
  《云林仙影》
  《水榭流徽》

  □姚媛

  姚媛

  1971年出生,199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后调入南京书画院。现为南京书画院院委会委员兼山水画研究所所长。南京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中国花鸟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女美术家协会会员。

  我时常在想着水墨的方式的问题,怎样去表达水墨的精神性,这种东方的格调气韵。我们是否该脱离古人的题材?我们是否可以画一幢高楼来表达高古的情怀,或者我们什么也不画,只用黑墨涂满了纸张代表高古的情怀?

  水墨历史悠久,入手也要有一定的方法。古人讲修琴棋书画,事实上他们是要修一辈子的。一个文人学琴,是修心;学棋,修的是智,智力;学书,是笔尖上的技法,手和心合一的感觉;画,修的是一种状态,一种格局,因为画是需要经营布局的。

  这四个修为里,相对来说,画是比较复杂的一种东西,它的工具非常的多。古人其实比我们要讲究得多,古时候人画画,基本上是要有一个童子,或一个书生。现在一个锡管挤出来就有颜料了。而古时候的颜料,需要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去研磨,去兑,调胶,调矾……古人画画修的是一种生活状态,一定要讲究所有的工具,尤其是画到工笔这种精细的画,对材料的要求,对画材的要求,都需要用心去准备。每一个细节都做到,画才能画得好。

  我总是带着笔墨出门,在不同的城市、酒店、茶楼酒肆,不同的画桌上画内心的风景。水墨不适宜如油画般的反复涂抹,它最擅长的是随手挥洒,产生抽象的墨迹。如果水墨最终应该脱离形体,只存在水、墨黑或白,那么,甚至连水墨的特定的材料都可以抛弃。超越材料的限制,只是获得对水墨精神的感知,这是我所认为的艺术更高级的表达方式。

  中国画素来崇尚意境,讲究“萧疏简远,妙在笔墨之外”,由技而近乎道。在我的理解里,所谓道,是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作者的真实体悟融合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古人绘画讲究心灵对世界的感悟,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正如宋代沈括所言,“画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从这一角度看,绘画作为自我与世界交流的语境,应该是一种自然心态的真实流露。

  对我而言,绘画更是对情绪的消解。“人性而静,感于物而动”,因为有感而发、或需要抒发,才会写诗、著文、谱曲,以及作画。不论是哪一种情绪,重要的是真实心境表达在作品中了,都能称其为艺术作品——至少它是真实的。通过绘画,或者别的艺术手段,将发之于性情的波动,回归于平静,并且通过笔墨的修炼,而达到空灵、萧散的意境。这是我对绘画的真实感悟。

  水墨的理解和定义随着时间和语境在不断变化,在新生环境下,水墨艺术带着不确定的边缘性质,具有水墨特征和水墨情结的作品,都可以作为水墨来称呼。现在水墨作品的表达方式已经过多了,人们在尝试各种可能性,希望凭借一种语言、一种模式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这很难一蹴而就。在我们充斥着广告、电视、电脑等各种媒体的生活中,艺术家还是会把对社会的审视转为内心的诉求,这样更有利于艺术家对于艺术本体进行更为深入和透彻的探求。

  我的作品就有着在古典和现代性之间的探寻。某些作品中,如我描绘的黄山就表现出了古代文人画中的萧散与荒寒,这反映了我追摹古人的态度,“身涉山川,笔随弘仁”。而在另外一些作品中,也逐渐形成了别致的语言和图式感,一种对角线式的斜穿画面的结构方式,在继承着新安画派简峭、灵奇的同时,也契合了失衡与危险的现代美学意识。我对于现代与古典之间关系的思考,从不同层次进行体现。有时候,它通过非常浅显的方式表达,例如《路上的风景》系列,古法山水与当代高速公路的路牌,工笔花鸟与现代工厂,两种时间的景物和意象被重合组装,断裂的、非连续性的时间,暗示了一种多重焦点的历史观。

  亚瑟·丹托认为:“现代主义就是艺术史的一个分水岭,现代主义之前,画家的任务是把世界呈现在我们眼里的样子再现出来,尽可能地画出人、风景或历史事件。到了现代主义时期,模拟再现的条件本身变成了艺术注重的焦点,也就是说,艺术变成了它自身的对象。”在我看来,就水墨绘画的本身而言,中国文人画可从另一个层面上诠释这个情形。用毛笔墨汁这种并不利于塑造形体明暗的工具作画时,有时重点是艺术本身——可笼统称之为“笔墨”,毛笔在宣纸上留下的痕迹这个动作本身成了艺术的主体,而山水人物的物理特征可以视而不见,只要“得其神韵”。画中的风景,有时会故意忽视透视和物理上的合理性。花朵叠在山上,荷塘几乎漫过山林;蝴蝶伫立于萧瑟的枯枝,却对远处烂漫的花树无动于衷。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飞行和驾驶使时间空间的转换加剧,我并不在乎构图结构是否合理,在我的画中时常有不合理和突兀性的错置。

  艺术早已不是用来模拟再现,我用绘画本身来表达艺术的一种呈现,画面本身就是我绘画的风格,我乐意于解构——重建——再解构——再重建,用自己的视角去处理内心的风景。而具体使用的素材,今天用一朵花,明天用电线杆,它们只是我的素材,我眼里见过的,心里经过的,照片拍下的,是表达我情绪和立场的介质,梅花还是桃花,只是我心情不同而已。我是自由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