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8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7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从田野上崛起的擎天柱
——回首改革开放中的苏南乡镇企业
  1994年春,作者陪穆青(右)在苏南采访

  □袁养和

  编者按

  温故而知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2018年,快报约请新华社高级记者袁养和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回首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苏南乡镇企业发展之路,呼应当下正在深入展开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推动江苏进入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乡镇企业,这个已经被淡忘的词组,深深地镌刻着一段历史,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缩影,也是江苏人奋斗气质的生动写照。

  遥想当年,苏南地区无数“泥腿子”,以“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以“四千四万”的精气神,冲破思想禁锢,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一个个小作坊、小加工厂如星星之火,又燎原成一个个企业巨子、行业巨人。助推苏南地区实现了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城镇化的历史跨越。袁养和的这篇文章,清晰地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轨迹,也生动地诠释了江苏人的奋斗精神。

  新时代,是奋进的时代,更是奋斗的时代。乡镇企业虽然已成历史,但是她凝聚的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奋斗精神,永远不会成为过去时。

  (一)

  2008年,我去了一趟西欧,从巴黎到威尼斯,再到罗马。我发现,这里的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与我们的苏南十分相似。但是论城乡面貌、交通运输、社会环境,我们的苏南似乎更加繁荣兴旺!就拿最引人注目的夜生活来说,堂堂国际大都会巴黎,一到晚上七点,所有的商店都关门打烊,街上冷冷清清,只有“红磨坊”等少数几家娱乐场所在招徕顾客。米兰、佛罗伦萨等城市也莫不如此。然而在我们苏南,吃过了晚饭正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光。无论城市里还是小镇上,各色商店灯光璀璨,茶馆、歌厅、咖啡屋生意兴隆,大街小巷人流涌动,街心花园笑语盈盈,文化中心乐声飞扬。滔滔大运河跳跃着迷人的光波,一群群少男少女聚集在灯影摇漾的河边,露天音乐会的歌声在水面上袅袅回荡……

  从西欧归来,我将自己的感受写成文章发给《人民日报》,该报在发表时用了一个醒目的标题——《换个角度看苏南》。

  (二)

  苏南,在改革开放中腾飞起来了。

  回首征程,苏南人深深懂得,是举世瞩目的乡镇企业为他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这里,农民们深情地把乡镇企业称为“田野上的擎天柱”。.

  乡镇企业的出现,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但是,她在苏南的沃野上诞生之日起,就被极“左”路线打入“另册”,以后又在“以小挤大”、“挖社会主义墙脚”的指责声中艰难地成长。作为党的“耳目”和“喉舌”,新华社一开始就把乡镇企业视为社会主义农村的新生事物,积极扶持。

  1978年秋天,年近花甲的江苏分社社长程予亲自出马,带领分社的农村记者华惠毅、赵明和我,来到乡镇企业发展最快的无锡县,决心将这个县农副工综合发展的典型经验总结出来,推向全国。

  无锡县不愧是“乡镇企业王国”桂冠上的一颗明珠,我们所到之处,有关乡镇企业创业的种种感人事迹扑面而来:有的村盖不起厂房,就把厂办在破庙、古庵里。有的厂刚办时没有电焊机,工人们就趁大厂下班时去借,晚上抬过来,清晨送回去,整整抬了两年。有的厂为了节约开支,工人们宁可当纤夫,拖着沉重的货船跋涉数百里,硬是把产品运到目的地。有的厂长赴京聘请工程师,到达首都已是深夜,为了确保找到工程师本人,厂长竟睡在工程师门口堆放的大型水泥管里一直等到天亮!……

  无锡县乡镇企业局局长毛乃有告诉我们,无锡县的实践证明,单靠农业的积累,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只有发展乡镇企业,才能为农业提供高积累。多年来,无锡县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和购置农业机械的大量资金90%以上来自乡镇企业的利润。无锡县之所以能成为全国百强县之首,也主要得力于乡镇企业的发展。

  从1978年11月3日到5日,我们在无锡县采写的一组稿子——《这条路非走不可》《不是倒退,而是前进》《起家的“秘诀”》,由新华社播发,人民日报每天以半版的篇幅刊登,同时还配发了编者按和评论文章。不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一个万紫千红的发展乡镇企业的春天到来了。读者们说,新华社的这一组报道,为乡镇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发展吹响了进军号。

  (三)

  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成百上

  千个农副工综合发展的先进典型在苏南大地上迅速崛起,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江阴县华西村。

  早在乡镇企业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而备受打击的时候,华西村的老当家吴仁宝就已领着村民们在偏僻的小河边办起了一个小五金厂。为了保密,吴仁宝让人在工厂四周砌起高高的围墙,所有对外的窗口都挂上厚厚的窗帘;有关工厂的一切,对外守口如瓶;上级来人视察,工厂马上停产,所有职工全部转移出去“大办农业”。待视察的领导满意地走了,职工们立即回厂,加班加点,把停产的损失补回来。这个被农民们戏称为“地下工厂”的小厂,在隐姓埋名的岁月里为华西创造了上百万元的利润。以后,华西又靠这个厂“下蛋”,办起了一系列工厂,到1978年,全村工副业项目已有30多个,产值占全村总值的78%。

  农副工的综合发展使华西农民迅速富裕起来。他们的事迹和经验,引起了中宣部的高度重视。当时的中宣部部长张平化与新华社、人民日报负责农村报道的陈大斌和李克林商量后,决定将华西作为农副工综合发展的重大典型来宣传。就在三中全会前夕,由我与江阴县通讯员赵和兴一同采写的长篇通讯《农民爱这样的社会主义》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国所有的省报也以显著的版面刊登。这篇通讯详细报道了农副工综合发展给华西带来的巨大变化,抒写了富裕起来的华西农民对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人民日报为这篇通讯配的评论指出:“走农副工发展的道路,努力壮大集体经济,逐步改善社员的生活,社会主义的道路就越走越宽广。”

  华西村的经验震动了全国,到华西村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人们从华西学到了发展乡镇企业的真经,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满了信心。

  (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江苏乡镇企业凭借“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企业能死能活”的灵活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如鱼得水,大显身手。1981年,江苏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在全国遥遥领先。到1984年,江苏乡镇企业又超过200亿元,在全省工业生产中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

  1984年春节前,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到江苏视察工作。当他来到常熟县碧溪镇时,这个镇繁荣兴旺的乡镇企业,特别是他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经验,把他深深地吸引住了。回到北京后,他让中央办公厅通知新华社,希望尽快总结碧溪的经验,向全国推广。

  春节后不久,江苏分社接到总社下达的采访任务,便立即让我和另一名记者费强一起,冒着大雪赶到常熟碧溪镇。新年伊始,正是农家休养生息、闭门团聚的时光。然而,我们在碧溪镇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清晨,通往碧溪镇的几条宽阔的马路上,自行车的铃声响成一片;数以千计的雨伞高高低低、挤挤挨挨,犹如起伏的波涛,从四面八方向碧溪镇涌来。人们浩浩荡荡奔向镇上的布厂、羊毛衫厂、塑料厂、针织服装厂。街上的积雪和薄冰转眼间被潮水般的人流冲刷了、消融了。然而,不到半个钟头,喧嚣的马路重新归于平静,各工厂门口的车棚里却黑压压地挤满了自行车。这些冒雪上班的人都是本乡的农民。这里的干部告诉我们,这个镇吃商品粮的居民只有494人,而在镇上工作的人却有6000多个,其中有5000多人是在乡镇企业干活的农民。倘若这么多人全涌进城里去当工人,厂里就要盖几千套宿舍,还要配备一系列福利设施,而现在只要有5000多辆自行车就万事大吉了。这就是发展小城镇的好处。它可以使那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不要国家增添任何设施就办起城市的工业……

  一周以后,我们的长篇通讯《碧溪之路》发到了总社。2月26日,这篇6000多字的通讯由新华社播发。中央办公厅特为此文写了“编者按”。“编者按”指出,“亿万农民离土不离乡,到镇上做工、经商,从事服务业,这对我国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繁荣商品经济,具有战略意义。”此稿播发后,全国有17家省报在显著位置刊出。碧溪农民走的路,成了全国各地农村共同的富裕之路。

  (五)

  1984年到1994年,是江苏乡镇企业大发展的十年。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了四号文件,肯定了乡镇企业的作用和地位,制定了乡镇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极大鼓舞了乡镇企业的广大职工。1988年,江苏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全国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后,江苏乡镇

  企业贯彻小平同志“江苏应该比全国平均速度快”的谈话精神,解放思想,再跨大步。乡镇企业在全省工业中的比重从1984年的“三分天下有其一”,到1990年的“半壁江山”,再到1994年的“三分天下有其二”,谱写了威武雄壮的“三部曲”。

  江苏乡镇企业和农村改革的迅猛发展,吸引了无数中外记者。

  1994年春天,七十高龄的新华社老社长穆青,在他离休后,与他的老搭档冯健一起,来到了江苏。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亲眼看看苏南在乡镇企业发展后小城镇建设的崭新面貌。

  汽车沿着宽阔的乡间公路前进。苏南农村崛起的小城镇是那样的密集,在两位老社长眼里简直像“葡萄串”!一路上,每隔几百公尺就是一个村庄,每隔几公里就是一个繁荣的集镇。此情此景,使穆青惊叹不已。“你看,我这里一支烟还没有抽完呢,汽车已穿过好几个集镇啦!”他指指手里的香烟,又指指车窗外的集镇,对坐在身旁的我说,说罢忍不住放怀大笑。我也不由得激动起来,笑着说:“这个细节太生动了,我们一定要写到文章里去!”他笑着连连点头。

  在苏南采访的半个多月里,我们跑了武进、无锡、江阴、常熟、张家港、昆山、吴县等县市。宽阔的马路,纵横的电网,连片的厂房,喧腾的市场,整齐的农家新楼,展现出小城镇特有的繁荣兴旺。

  在华西村,穆青和吴仁宝,这两位互相心仪已久的老人终于见面了,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吴仁宝领着穆青一路参观,从村口广场、农民公园、金塔楼顶、农家别墅,一直到世界公园。他眉飞色舞,抑制不住满脸的兴奋和自豪。穆青则是一路观看一路赞叹,眼睛里闪出惊奇和敬佩的光芒。“苏南农民的创造,太精彩了!”他说。

  在采访中,我们获知,苏南乡镇企业四分之三的产值、农村五分之四的外贸出口额,都来自小城镇。全国百强镇中,苏南就占了45个。

  苏南的农民自豪地说: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办了三件事:七十年代造田,八十年代造厂,九十年代造城。

  我们就循着这“三件事”深入采访。稿子写好后,题目就叫《苏南农村第三波》。在稿子的结尾,我们写了这样一段话:“苏南农村有一种说法:七十年代造田,八十年代造厂,九十年代造城。这三句话生动地反映了苏南农村改革、建设的三次浪潮。这三造,是苏南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个伟大创举。干部们说,没有造田,就不会有后来的造厂;不造厂、田造不好,也无力造城。造城,作为苏南农村改革的第三波,把造田、造厂提到一个新水平。它必将推动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乡村城市化的进程,探索出一个中国式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的新格局。”

  这个长篇通讯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和一些省报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弹指间,十多年过去了。到2013年,苏南的经济总量已超过3.6万亿元,人均突破10万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率超过70%,所有的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行列,其中7个县(市)进入了前十名。

  今日的苏南,风光无限,前程似锦!

  【作者】

  袁养和,无锡人,196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新华社江苏分社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