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淮安区从300多个村(居)中遴选出6个重点村,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以村集体领办的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和耕作合作社为载体,有效整合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省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产业扶贫、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五项工作,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带动富民增收,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开创出独具淮安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唐筱薇 黄洁 张海峰
“半年时间,50亩地西瓜卖了36万元,带动28个低收入户增收上万元,村集体进账好几万。不枉我们村的领办干部晒脱了几层皮。”6月底,淮安区苏嘴镇沙吉村产业扶贫项目瓜稻轮作基地,目送最后一茬2000箱总价值逾十万元的西瓜发往南京市场,村支书于洪军高兴地说。
村“两委”干部领办,扶贫项目支撑,把小西瓜做出了大文章,让农民致富、村集体增收,这是淮安区创新开展“党建引领 一点五试”农村综合改革的成果。
日前,记者来到车桥镇丰年村工厂化育秧基地,村支书卢攀峰正准备离开,村土地股份合作社820亩地还有最后百十来亩当天要插秧,他要去田头看看。
卢攀峰任丰年村村支书已经六个年头了,但他说,“党建引领 一点五试”工作让他有了全新的任职体验。去年10月,村“两委”干部以64万元资金、192户农民携820亩土地入股,由村干部领办成立登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从育秧、耕种、防治到收割,12名村干部既分片负责又统防统治。“以前是守摊子过日子,现在有了路子,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劲头足呢!”卢攀峰说, “党建引领 一点五试”找到了村集体带领群众致富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抓手和纽带,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也更好地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在“党建引领 一点五试”过程中,淮安区突出党支部主导作用,通过村集体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机耕作合作社,实行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合作社收益由合作社、村集体、村民按比例分红的做法,有效扭转过去集体统一经营弱化、党组织组织力不强的局面。
作为六个试点村之一,淮安区博里镇马桥村干群脱贫愿望强烈,但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超过62岁,年龄老化,改革的执行力较差。针对这个情况,该镇由镇党委书记挂钩组建了一套班子,镇党委副书记汤米昌入村坐镇,帮助制订工作方案,形成一系列考核机制。汤米昌介绍,在试点开展中,专门聘请三名有经验、有责任心的年轻同志领办农机合作社,并将领办过程视作考察过程,为村两委储备年轻干部,给马桥村级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
随着“党建引领 一点五试”深入开展,6个试点村相继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并使之成为带动农户增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好路子。据该区农工部统计,仅粮食烘干中心项目,季桥南湾村吸纳低收入人口用工16人,预计带动村集体增收45万元左右;苏嘴沙吉村吸纳低收入人口用工5人,预计带动村集体收入35万元左右;博里马桥村吸纳低收入人口用工15人,预计带动村集体增收3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