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5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7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毕飞宇“书州”开小说课:
文学是可以教的
  毕飞宇

  书香江苏形象大使、南京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毕飞宇在江苏书展书香大讲堂开讲“毕飞宇的小说课”。与通常的主旨演讲不同,毕飞宇和自己的朋友、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季进展开对谈,就创意写作、文学教育、中国文学走出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生动的交流。幽默机智的话锋,引发现场观众阵阵笑声。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陈曦 文/摄

  文学真可以“教”吗?

  毕飞宇在南京大学文学院上写作课。在一般人看来,写作是一个需要天分的活儿,它真的可以教吗?对此,毕飞宇说,天分是个特别难以言说的东西,它包括想象力、直觉、情感等等。最不能教的东西可能是情感,它基本上是先天性的。但别忘了,文学和艺术不是情感本身,而是情感的传递和表达。

  “我每次看程派青衣张火丁的戏《荒山泪》,都会感动得泪流满面。我和张火丁聊天,就问她:‘我在台下流泪没关系,你在台上流泪了怎么办?’张火丁看着我说:‘我不会流泪的,我的工作是让观众流泪。’所以说,对一个艺术家而言,重要的不是情感,而是如何将情感表达出来,注射到观众的心里去。文学也是如此,不要说文本、语言了,即使是情感,也是可以‘传授’的。”

  观察力对于写作而言也极其重要。毕飞宇说,他童年生活的家后面有一个半个篮球场大小的水坑,从小就在那里玩。某次,他被邀请去跟一群孩子交流,他就问孩子们:你们见过水坑吗?孩子们都说“见过”,他又问:你们看到水坑里有什么?鱼虾、螃蟹、水草、浮萍……答案很多,回答得都很正确。毕飞宇不死心,“还有吗?”终于有个孩子说:蓝天和白云。他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为什么之前的答案那么寻常,毕飞宇认为,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死角”。

  中国文学“热”了吗?

  在谈到中国文学的现状时,季进提到,当代文学给人感觉很热闹,文学奖项、文学活动非常多,翻译出版出去的作品很多,中国作家在国外也拿了很多的奖。那么,中国文学是否真的那么风光呢?

  毕飞宇以自己为例说,到目前为止,他的作品在国外卖得最好的,一是荷兰语版的《青衣》,一万册;还有法语版的《玉米》,八千册。其他都在三五千册,“就这么点了。”

  他也看过很多国外文学现场,所到之处,也没见到所谓的“中国文学热”。不过,他强调,“这并不能说明中国文学不行。”

  他认为,现在需要反思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有关文学、有关文化、有关文化软实力,有很长的路要走,文化的步行是非常缓慢的,不能像风一样,像骏马奔跑一样,瞬间抵达目标。”

  “你说我在国外拿了很多奖,这是客气话,你可以这么说,我也可以这么听,但不能当真。在国外得奖不是个事儿,法国文学奖有6000多个,你算算,平均一天能得几个?在国外最成功的还是莫言和余华,但好像他们也不怎么吹自己怎么怎么样。”毕飞宇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