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当地师生的“交通幸福指数”,必须正本清源,常抓不懈
山西晋中市榆次大学城被曝发生“滴滴司机拉孕妇去医院,遭出租车司机围堵”事件,多家媒体记者调查发现,“拉孕妇”的说法是一个乌龙。一群大学生给本校一位大四的同学送行,该同学约了顺风车去太原机场,急着坐飞机回老家看望临产的姐姐,“孕妇在车里”应是路人听错。而“围堵”的确存在。观察该事件,有两大视角——一是,在当地,顺风车身份尴尬;二是,“围堵”背后的宰客争议。
其一,当地相关部门回应称:涉事车辆属非法运营。这引人思索。去年11月推出的《晋中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网约车作出了规定。该细则并没有提及“顺风车”。这种情况下,涉事顺风车在当地的“合法性”易惹争议。
应该看到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城市人民政府应鼓励并规范其发展。
不过,顺风车在各地的发展并不均衡。今年2月,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在回复市民问题时称:网络顺风车为私人小客车合乘,不需要办理网约车相关证件,这一回复表现出积极和包容态度。网约车和顺风车有区别,并不在一个管理体系内。
顺风车受到老百姓欢迎有其必然性,根据国家层面的要求,“鼓励并规范”应该成为一个大方向。天津的做法,值得一些地方借鉴。
其二,当地一些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一些出租车存在不打表、乱收费的情况。例如,山西新闻网调查发现,出租车坐地起价现象令大学生很气愤。这也促使学生们“拥抱”顺风车。
官方回应中也提及:坚决打击违法和不打表、宰客、甩客、绕道等违规行为,并公布了举报电话,这一明确表态引人期待。而民意所关注的,则是能不能常态化监管,彻底遏制乱象,还市场一个“清风徐来”。显然,由来已久的“坐地起价”现象,绝非偶然。
近年来,多地大学城相继被曝光“出行被宰”现象。如今年2月,西安晚报报道:西安一大学城,部分出租车不打表,与“黑车”一样“一口价”。
把学生当宰客对象,于心何忍?这类乱象,揭示出监管不到位的症结。如今的出租车承受的压力真不小,但凡事得讲一个“法理”。管住出租车中的宰客行为,要有对策。
在一些地方,新建大学城往往地处偏远。发生在榆次大学城的这一事件再次说明:改善当地师生的“交通幸福指数”,必须正本清源,常抓不懈。小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