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当作家不期而遇
他成名前的签名本

  □思郁

  笔者出了本小书,马上就要上市了。有不少朋友追问哪里可以买到签名本,还有人干脆说,你签好名再寄给我。看到这种留言,内心涌上来的不仅有惊喜,还稍微有些露怯。

  因为接触到出版界的朋友比较多,平时也会收到很多签名本。但是,我可能对签名这种行为本身没有多大的热情,所以是不是签名本真觉得无所谓。当然,如果遇到心仪的大作家,如果有个签名本,那一定是锦上添花的好事情。但是大多数的签名本对我都没有什么意义。我知道现在藏书家中有一种是特意收集各种签名本来珍藏的,这可以是一种爱好,但是更多的是生意。

  读过一本书叫《托尔金的袍子》,作者是一位文学教授和珍本书书商叫里克·杰寇斯基,他爱好收藏和买卖各种珍本书,干脆辞了大学教职,专门干这个行当。他写下了关于珍本书的很多文章。比如书中第一篇就是他拍卖英国首版《洛丽塔》的故事,他手头打算拍卖的版本,是纳博科夫馈赠给表兄的,当然有纳博科夫的亲笔签名。没想到,几天后,他收到了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的来信,说拍卖的那版并不是真正的首版,因为如果你那本是首版,“那由他签赠与我的巴黎版该价值几何”?

  为什么格林有纳博科夫的签名首版?当年《洛丽塔》出版后,无人关注,是格林把它评为了年度最佳小说,才引起了读者注意,然后才引发了一阵“《洛丽塔》飓风”。

  这就是签名本的其中一个故事,这样的文学八卦正是引发我们追捧各种签名本的原因。签名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知名作家的签名本,就如同纳博科夫的签名一样。这种心态不难理解,我们喜欢一个作家,把他看作了文学的化身,他的签名自然意义重大。不要小看文学追星族,当年有位作者疯狂迷恋张爱玲,迷恋到每天守在张爱玲家门口,去翻人家垃圾桶的地步。然后他就可以向人炫耀知道张爱玲每天的饮食起居。中国作家莫言获诺奖的那一年,朋友圈看到了两种分裂的现象,一种是曾经接触过莫言,还有他的签名本,马上晒出来,觉得身价倍增,与有荣焉;还有一种是后悔不迭的,因为有机会接触过莫言,但是没有想到要个签名本,获奖之后再想找人签名就难了。

  贾平凹被称作青年作家的那些年,写过一个段子,说他在旧书摊上,看到了自己早年间的一本小说,还是签名送给某知名作家的,没想到被当成废纸一样的旧书处理了。他灵机一动,重新买了这本旧书,又签了一次名,寄还了这位作家。这个恶作剧的段子在贾平凹的小说中反复出现了好多次,估计是发生在他身上的真实情况。这就是涉及了签名本的另外一种情况:无名作家的签名本。我一直都在想,像我这样无名的写作者出本书,签名本有什么意义?

  仔细想来,这种签名的欲望对读者来说,大概相当于买彩票,或者阅读投资。说不定哪天自己喜欢的作者暴得大名,获得了诺奖,成为整个社会都在称赞的名人呢。到时候,可以拿出他早年的签名本来证明自己的慧眼识珠,眼光不差,未成名的时候就已经预见了后来的盛名。当年马尔克斯的第一本小说《枯枝败叶》出版的时候,他不但没有拿到一分钱的稿酬,书刚印出来,出版公司倒闭了。所以这本书大部分都被销毁在仓库了。多年后,马尔克斯成名后,在街上看到了一个二手书摊在卖这本曾经无人在意的首版书,他自己买了不少,一一签名之后,这本书现在已经是天价了。这种极端的个案说起来让人觉得美好,其实想起来觉得很沮丧,因为文学圈也都是势利眼,没有名气的作家,谁也不搭理你。

  换个角度讲,作者为什么喜欢签名本呢?这个签名本让我想起了杜尚的“现成品”的概念,大概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书籍本来是可以复制的一件商品,但是艺术家残存的浪漫主义观念很难让他认同自己写作的成果是一件商品。他渴望创造的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于是“现成品”的概念油然而生,“通过艺术家的选择,使工业制品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

  ■好书试读

  那年夏天,西克尔高地的每个人都在议论同一件事:理查德森家的小女儿伊莎贝尔终于精神崩溃,一把火烧掉了她家的房子。春天的时候,大家八卦的话题还是关于小米拉贝尔·麦卡洛(她还有个名字,叫作周美玲,至于怎么称呼她,取决于你支持哪一边),现在终于出现了更加耸人听闻的新谈资。五月的那个星期六,中午刚过,在海因超市推车购物的顾客们就听到了消防车的警笛声,听上去像是往鸭池塘那边开的。

  ——《小小小小的火》

  〔美〕伍绮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1853年7月8日,绰号“老马特”的马休·卡尔布莱斯·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准将率四艘全副武装的军舰驶入江户湾。他此行的使命是逼迫日本对美国舰船开放港口。彼时的佩里认为日本人是一群愚民,他这么想也情有可原。日本同他国断绝往来,已经大约有两百年了。日本统治者一方面忌惮外部势力入侵,另一方面又担心传教士散播的基督教信仰会让臣民变得难以管束,于是取缔了这一教派。

  ——《创造日本》

  〔荷〕伊恩·布鲁玛 四川人民出版社

  

  哲学和科学都是理性的思考方式。何谓理性?我们不妨对照初民的思考方式来审视理性思考方式的特点。

  远古人类把世上的事物理解为互相感应的东西,本书把这种理解方式直称为感应思维或感应认知,相当于有些人类学家所称的“巫术同一律”或“互渗律”。死人和活人互相感应,星辰和生死兴衰荣辱感应,木星主福而火星主祸,女人梦见了神人,或者跑到山里踩了一个脚印,就怀孕了。——《哲学·科学·常识》

  陈嘉映

  中信出版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