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5版:中国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5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鼓动抵押房产 “养老理财”如此坑老

  几天前,王兰(化名)的家庭中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争吵的原因是王兰的父母险些将唯一的房产进行抵押。

  在北京市天通苑附近的一座地铁站,一家理财公司的招牌十分显眼,频繁有老年人进出于此。老年人是这家公司的主要对象,王兰的父母最初在这里购买了数万元保健品,而后欲将自己的唯一房产进行抵押,从而得到每月1.2万元的利息进行养老,抵押的对象是一家找不到实体店的典当行。所幸的是,在抵押公证前,王兰及时发现并阻止了父母的行为。

  王兰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进入理财公司编织好的圈套?此类房产抵押又隐藏着怎样的风险?

  

  据《北京晚报》

  第一步

  第二步

  “免费”采摘之后推销保健品

  在天通苑地区的一座地铁站附近,一家理财公司顾客盈门:都是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并不咨询理财问题,而是想参加该公司组织的免费采摘、免费游玩活动。 “可以免费采三斤草莓,多了的自己付钱。”王兰的父母与其他十几名六七十岁的老人被理财公司的车辆拉到了采摘地,每名老人都将采摘的量控制在三斤。

  采摘只是这次活动的一道“开胃菜”。采摘后该公司的负责人出现在老人面前,讲解理财、养生概念,并推销起各种保健品。王兰的父母曾经对保健品非常抵触,王兰告诉记者。王兰也时常给老人提醒,不要轻信一些推销保健品的行为。而在这次推销中,老人的心理防线彻底失去。

  活动现场有专门为老年人设置的“体检”,“体检”显示王兰的父母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调养。“听说一身的病,老人有点慌了。”推销人员有针对性地推销,降血脂的、降血糖的、降血压的……老人的银行卡也一次次刷在POS机上。“我父母一连买下几大包保健品,共花费4万余元。”王兰说。

  推销人员告诉老人,疗程为三年,三年后再来体检,身体的各项指标数据会有很大改善。王兰的父母一下子买下了可以服用三年的保健品,回到家后便开始按时服用。这让王兰有些纳闷,平时对此不屑一顾的父母,怎么一下子如此热衷保健品?通过查询,王兰还发现,父母所购保健品价格至少为市场价的一倍。“一些产品还无从查询。”

  第二步

  上课“洗脑”鼓动抵押房产养老

  推销保健品后,教老人如何理财的课程随即开始。

  “理财师”们给老人描绘了一幅“自力更生”养老的美好前景:可以将房产进行抵押,承诺给老人偿还抵押贷款,并每月给老人1.2万元。“这样既不给儿女添麻烦,又能让老人过上有品质的晚年生活。”一席话,开始打动在场的老人。

  在听到每月1.2万元的利息后,王兰的父母也由心动变成了行动,开始咨询起具体的操作。业务员告诉老人,可以将房产以350万元进行抵押贷款,再由公司为其做理财服务,其间会为老人每月提供利息。在理财公司的讲座中,负责人还不忘展示公司遍布各地的投资项目,显示着公司雄厚的实力。

  王兰的父母在天通苑有一套房产,看到老人动了心,理财公司的两名工作人员开始对王兰父母进行了针对性的讲解,美好的收益前景让两位老人变得越发坚定。

  记者从金融机构了解到,按照理财公司所说的抵押贷款,会产生16%至18%左右的利息,需要抵押人进行偿还,贷款越多,需要还的利息越大。不过,对于抵押贷款的金额,工作人员始终未告知两位老人。

  采摘结束几天后,父母电话告知王兰有急事,让她赶紧回家一趟。赶到家后,王兰看到有两名身着白衬衫的女性工作人员在父母身边。“房产证也拿在她们俩的手里,后来我才知道,房产证早就给这家公司了,拿去做评估了。”

  叫来王兰的目的便是让她随两位老人一起去公证处,进行抵押公证。“因为老人年龄大,需要子女的签字才行。”听到抵押房产,王兰一下子有些蒙了。

  第三步

  教唆“撒谎”将房产抵押给典当行

  王兰坚持不与老人去公证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老人的坚持与王兰的拒绝在逐步升级,争吵也随之开始。

  “理财公司的两个人开始说房子是抵押给银行。”但在王兰的持续追问下,工作人员又改称房子是抵押给一家典当行,其间,两名工作人员不断催促老人要抓紧时间。“您就说您是做生意的,现在急需一笔钱周转,来抵押房子贷款。可千万别说是去做理财的。”工作人员当着王兰的面,不断在教两名老人在公证处时的说辞。这让王兰更加愤怒和不安,她一再表示不会去签字。“当时一个工作人员就告诉我,就算我不去,她们也有办法。”

  争吵中,王兰晕倒在地,被急救送进了医院。“那两个人看我晕倒了,怕出事儿,也害怕了。”最终没有完成抵押公证,王兰回想起便总感觉后怕。“多亏新规要求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这样公证的时候要子女陪着,要不然老人自己就能把这事儿办了,那就太可怕了。”

  经历了一场风波,两位老人对抵押贷款仍旧耿耿于怀,不断催促王兰陪同去签字。“理财公司的人也不断发短信给老人,说老人是公司的会员,可以继续参加公司的活动。”父母的执迷不悟让王兰十分担忧,“老人如果按照她们教唆的去说,那么后续有任何问题出现,都是老人自愿进行抵押公证的。”

  记者调查发现,理财公司员工欲将王兰父母房产做抵押的典当行,在注册地址中并未找到其店面。

  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卢明生表示,一些理财骗局多是以免费、赠品开局,利用了老年人的心理。车接车送,把老人们聚拢到讲座现场,假冒的“老板”再出面讲故事忽悠老人。“不会第一次见面就推销保健产品和理财产品。几次嘘寒问暖取得老人信任后,才会逐步开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