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郁
现在的中国读书界正在推行一种新的读书活动,大体上来概括一下,其实就是尽量采用通俗化的方式来解读各种经典,让经典从阳春白雪变成下里巴人,让平时不怎么读书的人也能投入学习的大潮中。这场轰轰烈烈的“说书”运动已经成为了当下最时髦的生意,拆解经典,解构名著,把知识变现。
其实把知识通俗化的行为,古往今来,一直有之。但是把知识变现,让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还是比较少见的。私底下揣度一下,很可能是因为古代的知识都是闲暇的产物,读书人大都是出身贵族家庭,才有资格接触到知识,普通人是很少识字的,更别说接触到书籍。所以古代知识的传播主要靠嘴,比如在教堂讲授圣经故事,民间有走街串巷的说书人,修道院的修士抄经等等,这些都是古代传播和普及知识的主要途径。
就连我们最熟悉的老师孔子,也是典型的述而不作,只靠口授来传授知识,方便因材施教。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靠闲聊来传授哲学的。说实话,最初的哲学家给人的印象实在不太好,比如苏格拉底,这位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据有些学者考证,苏格拉底娶了个凶悍的老婆,老婆最烦他在家里啥也不干,整天葛优躺思考各种不靠谱的问题。絮絮叨叨的时候,苏格拉底想出门找个朋友,寻思个清静之地,老婆又骂他不顾家,时不时还撵着他到大街上,有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竟然把他的衣服给扒下来了。看着已经够惨了吧,谁想到,百年之后,尼采很是欣慰地说,苏格拉底到底找了个好老婆啊!
这是什么鬼话?尼采话的意思,因为苏格拉底在家呆不住,所以才在大街上溜达,像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子,逮住过路的年轻人就问,追着讨论各种问题。要知道,苏格拉底问的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是有正确答案的,他绝不会跟你讨论今天天气如何,你早餐吃了啥,他问的都是关于人生的大问题,比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何谓正义,何谓非正义,何谓国家,何谓政治,何谓理智,何谓疯狂。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他用这种方式主要是让人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正确地思考。人要正确地认识到自己,人应该有自知之明,只有知道了自己有多无知,才能学到更多的智慧。
以上的哲学并非我瞎编的段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翻《通向哲学的后楼梯》,作者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威廉·魏施德,这本书有个副标题叫“34位哲学家的思想和生平”。从生平切入思想,是存在主义的一个方法论。我们对哲学有一个认识上的最大误区,就是认为哲学是一堆抽象的理论和概念组成的佶屈聱牙的论文。但是存在主义哲学之所以在20世纪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就是因为它对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不感兴趣,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我们的生活入手,所以才吸引了萨特、波伏娃、阿隆等这些法国知识分子中的大佬。
了解这个背景,再读这本通俗的哲学读物《通向哲学的后楼梯》就显得有意思多了。比如苏格拉底之后,我们知道了真正的“柏拉图之爱”,知道了亚里士多德一生颠沛流离,备受迫害,常常遭受歧视,但他留下了浩瀚的著作多达400多卷;知道奥古斯丁年轻时候是个名副其实的浪荡子公子哥,最好寻花问柳,谁承想他有朝一日会成为整个西方教会的头号人物;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如何论证的;帕斯卡尔是个神童,12岁无师自通,掌握了欧几里得几何学,16岁发表论文引起轰动;斯宾诺莎是哲学史上挨骂最多的哲学家,如此等等,剩下的八卦让你去自己慢慢发掘。
我开篇说,现在读书界正在风行的说书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所谓的经典通俗化,把严肃的哲学生活化,其实这样的写作一直都存在,并不是现在才流行的。没有真正的思想是佶屈聱牙的,思想令人难以接近不是因为它难懂,而是我们没有花费时间去理解。换句话说,如果浑浑噩噩过完一生也是快乐,为何我要学苏格拉底那样痛苦地思考?这真是一个人生的难题。
■好书试读
叉子、刀子、勺子。就得按照这个顺序来。布里特·玛丽当然不是那种喜欢说三道四的人,而且她的性格跟“说三道四”差得很远。可是,无论哪个有教养的文明人,恐怕都不会打乱正确的顺序,随心所欲地排列餐具抽屉里的刀叉吧?我们毕竟不是动物,对不对?
那是1月份的某个周一,她坐在劳动就业办公室的桌子前,这儿当然看不到什么餐具,可是她脑子里还在想着那些刀子叉子,因为刀叉代表了最近的乱象:它们的排列原本应该遵循既定的规则,正如日子需要一成不变地照旧过下去那样,只有正常的生活才是体面像样的生活
——《清单人生》
〔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天津人民出版社
近代科学的出现,若不是人类史上无可相比的最大事情,至少也是几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科学对人类的影响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现实;二是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生产出了无数的新东西。我们住的房子,我们乘坐的汽车,汽车越过的桥梁,我们吃的蔬菜和水果,我们穿的衣裳,没有哪样不包含现代科技。
——《哲学·科学·常识》
陈嘉映 中信出版社
“收集云彩”听起来仿佛是件荒谬的事情。像云彩这样瞬息万变、飘来飘去的东西,我们怎么能收集呢?毫无疑问,它们几乎就跟任何其他物品一样难以收集。云朵遵循着大气层变幻莫测的法则,形成于稳定的气流中,而云的形态却总是在发生着变化。在某一刻,它们进入波动气流中并扩散开来;下一刻,它们又被撕扯成碎片。
——《云彩收集者手册》
〔英〕加文·普雷特-平尼
译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