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名胎龄22周+2天,出生体重仅550g的超早产儿“点点”。经过医护人员和患儿亲人长达三个多月的共同努力,“点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于4月26日顺利出院,出院时体重已达2150g。小家伙的出院,刷新了国内报道的最小胎龄超早产儿成功救治的纪录。
通讯员 杨晶 史月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安莹
“巴掌宝宝”,一出生就被裹上保鲜膜
“医生,请你们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邹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肚中的宝宝会如此“迫不及待”。据了解,邹女士前一胎为剖宫产,这次怀“点点”发生了晚期难免流产,导致胎膜早破,小家伙离预产期还有四个多月便来到了人世。
“点点”刚出生时胎龄为22周+2天,体重550克,身长25厘米,系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整个人仅成人巴掌大小,皮肤透明胶状,无呼吸、无反应,只有微弱心跳。“点点”一出生,儿科医师迅速接过新生儿,用保鲜膜包裹保温,进行呼吸道清理、抚触刺激等处理。为何要包裹保鲜膜?该院儿科专家介绍,保鲜膜包裹早产儿,可减少出生后皮肤上水分的丢失,目的是为了防止早产儿诞生后体温的快速下降。
随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医护团队与产房的医务人员就展开了紧急的产房复苏,保暖、呼吸支持等产房复苏稳定后,立即转入新生儿科NICU病房,入高级保温箱保暖,呼吸支持,脐动静脉置管,监测血压、血氧、血气等生命体征和内环境。
百天精细化救治,宝宝体重个头长了不少
为更好地抢救患儿,新生儿科成立医疗、护理抢救小组,韩树萍主任带领医生团队详细制定每日诊疗计划,并依据“点点”的病情,开展多次病例讨论和大查房,实时作出精细调整;新生儿科护士长刘蓓蓓带领护理骨干组成“一对一特护团队”,对“点点”进行24小时专人护理。
救治过程是曲折艰辛的。韩树萍主任介绍,“点点”出生后在全院多科的全力配合与支持下渡过了一系列难关,如呼吸支持,精细化营养供给,预防严重脑出血,治疗感染与防控院感,纠正贫血,治疗视网膜病、慢性肺病及其他相关早产儿并发症。近百个日夜的精心治疗与细心呵护,在医护人员不懈的努力和家长的信任配合下,“点点”过一个又一个“坎”,胎龄从22周到纠正36周,体重从550克增加到2150克,身长也从25厘米长到40多厘米,各项生命体征稳定,经口喂养奶量已达50-60毫升/次,纯母乳喂养,达到出院标准。
4月24日是“点点”的一百天生日,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参与救治的新生儿医护人员和“点点”的家人在陪护病房为小家伙进行了简单的庆祝活动。对于这个照顾了近百天、即将出院的小家伙,医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们都有些不舍,纷纷上前要求再抱抱他。
“二孩时代”,早产儿数量日益增加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危重症产妇与危重新生儿数量随之增加,早产儿、超早产儿的数量也不断上升。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该院新生儿科2017年收治早产儿1973例,其中出生体重小于1500g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288名;2018年1-3月收治早产儿468例,同比增加1.96%,其中体重小于1500g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79例,同比增加23.43%,体重小于1000g的有17例。
韩树萍主任提醒,随着高龄产妇和试管婴儿的增多,出现早产儿的概率也会有所上升,对于这类孕产妇定期保健非常重要,要到专业的医院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包括饮食、环境、情绪等都要密切关注,一旦身体出现异常,要第一时间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