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开的窨井,既危险,又碍眼,是城市必须随时填补的“坑”
昨天,现代快报全媒体一篇报道引起关注。宿迁“窨井盖缺失投诉”被四部门退回,而后是历时7天的“踢皮球比赛”,这场很“精彩”的比赛,当然是以“亮红牌”告终。而由此引发的反思却并没有结束。
这事原本并不“大”——宿迁市不少网友在当地几个网络平台上投诉,反映该区湘江路小吃一条街北面一处窨井盖没了,经常有三轮车、小轿车陷入其中,却无任何部门过问处置,随后引来不少网友跟帖吐槽。
随后成立的宿迁市宿豫区调查组居然也挡不住四个部门的接连“甩手”。经宿豫区纪委跟踪督办,仅用2个小时便将井盖补上。
宿豫区纪委依据相关纪律规定,给予豫新街道、区数字化城管中心、水务局全区通报批评处理,责成豫新街道党工委向区委作出书面检讨,责成区数字化城管中心厘清工作职责,并形成规范性制度文件,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这样的问责大快人心。
洞开的窨井,既危险,又碍眼,是城市必须随时填补的“坑”。2个小时就能做好的事情,偏偏你推我拒,令人吃惊。7天和2小时之间的巨大落差,充分显示了一些部门的作风水平。“踢皮球”是老问题,但是踢出这样的“水准”,也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新漏洞。
诚然,城市管理是门综合性的大学问,就一项很具体的事务来说,也许有的部门并非“第一责任人”,但一个窨井盖,居然多个部门都“盖”不上,部门之间又缺乏互相“补位”的意识,暴露出行政效率低下、服务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不能不正视。
就连调查组都无法让这些部门“动”起来,可想而知,寻常百姓还能“请”得动吗?连极易“吃人”的窨井都敢“看不见”,怎不让人忧心?
从这个意义上说,敞开的窨井是一道考题。面对答题不合格的部门,当地纪委打了板子,这是对行政效率的倒逼,也是对民心的安抚。纪委的执纪,是一次鲜活的“公开课”,理当让所有守土有责、责任在肩的部门明白,民意不可欺,“小事”不可疲。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政府部门都应该表里如一、积极主动。
窨井盖“盖”不上,并非宿迁独有的现象。小偷可恨,而部门的懒散可叹。宿迁处置窨井盖风波,是一个在国内范围都值得深思的样本。分析好这个样本,解决好背后的各种问题,刻不容缓。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