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数据“杀熟”闹得沸沸扬扬,说的是商家通过分析老客户消费习惯,对其推送同类产品价格远高于新客户的价格。事实上,大数据不仅“杀熟”,而且“杀生”,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数据分析、建立算法,进行有目的的消费诱导,乃至诈骗。
日前,读者陈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之前参加一个好友助力砍价得手机的活动,邀请了不少朋友圈好友为自己砍价。可活动结束后,不仅未收到任何手机领取的消息,反而是收到不同类型的‘砍价’邀请短信,而身边朋友也收到了类似信息,还被邀请购买保险、办理大额信用卡等。”陈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轻易泄露了个人信息,并给不少好友带来了困扰。
除了这类帮砍价,线上获得消费者个人信息外,生活中还有各类大数据分析带来的垃圾信息轰炸。比如,有的读者前脚刚刚参加某个看房团,后脚就收到了旺铺销售、贷款办理、现金分期等信息。还有的因为在线购买过保险产品,也频频收到各类电话保险的推销,乃至于一些欺诈电话。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网络通讯诈骗往往对个人年龄、收入、短期消费、投资活动等有一定的掌握。这位人士还谈到,在金融消费中有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急用钱、赚快钱心理,进行非法股票配资,开展所谓牛股推荐、发放小额贷款等,让消费者陷入金融消费陷阱;特别是当消费者不了解市场相关政策时,一步一步加深诱导,最后找准时机实施诈骗。
针对目前个人消费痕迹暴露的风险,业内人士也支了招。比如,在下载相关APP软件时,尽量不允许第三方获取通讯录、照片等信息,不允许第三方推送;在金融消费过程中,增强防范意识,妥善采取保护措施。比如,不将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信息。办理相关业务,如信用卡、房产证、驾照等,不委托不熟悉的人或非法中介代办,谨防信息被盗。
在收到一些精准信息的时候,提高警惕,如果确实有申办信用卡、贷款、保险等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办理,不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或支付任何费用。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见习记者
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