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校门,迎面看见巍然矗立的钟楼,它标志着现在,蕴涵着过去,指示着未来。一边是校训“博物明理,厚德思远”命名的教学楼、实验楼、行知书院楼(学生公寓)、体育馆和体育运动场,彰显教育的现代气象;另一边是一湾浅浅的“新河”,二桥凌波跨越,上关翼然屹立,柳岸码头临水横陈,江汉艺术馆林中静卧,水杉银杏映带左右,呈现出古典园林的底蕴。触景生情心中悠然涌现“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的诗句,这里真是一个读书养性的好地方。
通讯员 朱佳佳
校长寄语
“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问:您从南师大附中校长岗位退休后,走了一条有别于“名校校长”的隐退之路,您对学校管理是怎样思考的?
校长陈履伟:我认为,无论公办还是民办,各有体制的优劣,比如说,有条件的好学生往往选择民办,而多数优秀教师则选择进入公办就是一例。所以,我认为办好一个学校,并不在于它是公办还是民办,关键是能否做到扬长避短。我到公办的中华上中来,首要任务是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目前,我校有特级教师3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区市骨干43人,占整个队伍的47.7%,这是一支非常棒的队伍。让每一位老师不断处于学习的进取状态,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
作为校长,我思考的主要问题是: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不会读、写、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让学生从学会知识走向学会学习,是学校管理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
——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校长 陈履伟
互生教学
让“讲堂”变“学堂”,学生变“先生”
问:“均衡分班”“学业减负”已然成为2018年教育热门词汇。面对新形势,能否介绍一下学校的新想法、新举措?
教务处主任黄玉华(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中华上中在积极打造共同体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教育教学方式和校本课程建设的不断更新,从而适应学生心理、生理、智力上的多方位需求。我们倡导“互生”的教学范式,以师生、生生、教师间的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开展“互助式”学习的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达成,减少标准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之间的矛盾。
物理骨干教师余晟晟(市优秀青年教师):我是由民办学校通过“骨干教师招聘考试”来到中华上中的,学校推行的“互生课堂”教学模式让我对教学又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更深刻的认知。我们的互生课堂以“情景导学、探究问学、合作互学、展示品学、训练做学、提升思学”的六学模式展开,课堂即是学生知识产出的车间,每一个学生以“婴孩般的清空状态”借由基于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学科教学;线上、线下的教学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达到“全景式”学习。
教学副校长马丹(来自中华中学本部):学校希望完成最专业的“学习的事”,不把责任推给家长和校外,增加家庭负担。作为南京市素质教育示范初中,我们一直致力于孩子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通过雏鹰翱翔计划、行知书院课程、星河空中课堂、书画艺术和网球特长培养等形式,凭借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学科文化节,打造一个让学生“完整成长”的环境,确保每个学情段的孩子都可以“吃得饱”,真正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乐。
浸润品格
学习在窗外,生活亦老师
“踩在松动的石块上,慢慢走到岸边,阵阵清风拂面,甚是凉爽。水流自上而下,上流湍急,下流舒缓,有的同学竟情不自禁地背起了《三峡》。水清澈见底,可以毫无障碍地瞧见水底的沙石。捡起一块扁平的石头,用力一丢,那水面就像蹦床,石块在上面跳起了舞。”
——初二(2)班潘洁《“走好行知路”研学旅行日记》摘选
中华上中是江苏省首批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学校,也是该项目南京市唯一一所初中项目。
“上关揽江汉汇笔底波澜,新河映日月照心中江山。”“俯仰上关蕴泥土情怀,徜徉星河育种子精神。”上关亭的两副对联,概括了学校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构成浸润式德育课程的基本色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水文化是它的文化基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是它的教育哲学。从写字、说话、唱歌(品画)、行礼、做人入手,借助书法的美感、经典诵读的韵律、歌曲演唱的激情(品赏国画的意境)、中国礼仪的内涵和知行合一的价值追求,共同指向初中学生品格的提升。
雏鹰翱翔计划
完整的教育,让成长看得见
自2016年开始,中华上中便开始实施“雏鹰翱翔计划”,目的是要克服仅仅用知识评价学生的窠臼,摆脱仅仅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弊端,学校重新定义了“优秀初中学生”的概念,即:
第一,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富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全面+特长)
第二,在基础性学习的基础上,勇于挑战性学习的学生;(基础+挑战)
第三,在输入式学习的基础上,善于输出式学习的学生;(输入+输出)
第四,在合格学生的基础上,敢于担当小先生的学生。(学生+老师)
通过“本校+中华本部+校外优秀教学资源”的形式,为在校学生提供数学、英语、科学技术等学科的拓展、培优课程。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自己申请这个计划,学科优秀老师利用双休时间免费为这些孩子提优,并且实行系统管理,专门编写教材和备课。
“抵达,不在于是否提前出发。”
——戴骊颖(2017届毕业生,现就读南师附中)
班主任聂进梅用了“自知”这个词来概括戴骊颖。从初一到初三,戴骊颖同学都很清楚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也许在接触新知识点的时候,她不是掌握得最好、最快的,但她会静下心找出最适合的方法,厚积而薄发。毕业生座谈会上她说,中考她不想定义为“成功”,应该叫做阶段性的“抵达”。未来的人生还有许多要抵达的目的地,重要的是要找对方向而不是急于“提前出发”。
“从‘会学’,变成‘学会学’。”
——鲁博文(2016届毕业生,现就读南师附中)
鲁博文的父母都是老师,他们深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辛劳。在孩子毕业典礼上,他们说:“三年来,孩子在中华上中的变化我们每个阶段都能明显感受到。孩子变得更加自信、独立,多元的学习渠道,即便假期中也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知识是鲜活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启发,他的学习从复制性的“会学”走向主动性的“学会学”,事实证明,三年前我们选择中华上中是正确的决定。”
“帮助同学们解答问题,是知识点的一次重新回顾,有时还能有新的收获。”
——杨敏鹤(2015届毕业生,现就读南师附中)
放弃了进入其他学校的机会,杨敏鹤从中华附小来到中华上中,名列前茅的她于2015年以全市第150名的成绩考入南师附中。班主任何琳谈及对这位“全能学霸”的印象时说:杨敏鹤写着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是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少儿)会员。是个很有影响力的学生,常能带领同学一起学习。她从来没有在外面补习过,她说:主要还是在课堂,面对同学的提问,我会当做是知识点的又一次温故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