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高鹤年先生《名山游访记》,读到其中一段,慈云上师对他的开示:“若欲住山,必须忘山,方见其道。”又说:忘境,则触途皆道。猛然惊醒:艺境的修行,何不如此!
吾辈提笔写字,恰如转山一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重复长久以来养成的书写惯性,被一成不变的审美取向所束缚。然,若妄心动念,一味出新求变,则又会为此类的“机心”所误,难以解脱。(“灯下暗”或“被山所转”)而佛家所谓的“忘山则见其道”, 也许就是在提笔的刹那,浑然忘却自身的存在,唯此可得大自在,大从容;唯此笔下方能见性,真实而客观地反映书写者的内心。书道艺术既然是一种精神的律动,终是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虚伪与做作。书写者的心境、情怀与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均会在自然的书写过程中得以充分的展现。当然,好的作品一定会是内外合一,浑然间见性、见趣,也必然是不可重复、亦难以再生的“孤品”。这类作品与艺术品市场上流传的所谓“通货”的书画,有着严格的区别。慧眼的藏家,格外看重作品的内在气象与格调的雅俗,以便从中领略作者的品位与不同寻常的高雅情趣,以致于陶醉其间,心旌搖动。收藏的乐趣与性灵的陶冶,便在其中矣。当然,这样的藏家毕竟不多,也绝不会为市俗流风的审美陋习所遮眼。
于我而言,真正不可重复的“孤品”,会因为创作的时间、氛围与心境的不同,以致笔下触境生情,自然生变而难再现。故一般轻易不“出手”,除非遇到真正意义的知己,即便相赠亦是值得。
不重复自己,是创作意义、价值之所在。不为人“役”书,不为迎合,是文人的风骨。做人有风骨,笔墨方可见性。有性灵的笔墨,如白雪覆盖下的蜡梅“失落”已久。而如张伯驹先生那样,有眼光有品位的收藏家,则更是少之又少。真正意义的文化传承,是民族精神的焕发,是吾辈共同的心声。祖国日益繁荣昌盛,吾辈当努力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