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9版:感动中国 大爱江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3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每三十个人中,就有一名好人模范
南通港闸:聚爱成海 善行如潮
  俯瞰港闸 钱冬阳 摄
  好人风景 资料图片

  “修车老人”胡汉生,“磨刀老人”吴锦泉……在南通市港闸区,最为出名的“明星”都来源于身边的普通人。这片常住人口不到30万的热土,涌现出的好人模范超过了1万名。其中,荣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感动中国人物、中国慈善大奖、中国好人等国家级先进典型26人次。近些年来,港闸区始终坚持把道德实践引向价值探索,在全区形成了善行如潮、善果累累的生动局面。

  

  通讯员 端木青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陈莹 严君臣

  修车、磨刀只为行善

  “微爱心”引领社会崇德风尚

  在港闸,有两个名字已经是家喻户晓——“修车老人”胡汉生,“磨刀老人”吴锦泉。胡汉生退休后,在鼓风机厂门前路边支起了一个修车摊。早上6点从家里出发,傍晚5点收摊,这一干就是14年。他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从不间断,直至2013年离世。

  他修一辆自行车只收1元钱,遇到困难群众还会免费修理。14年里,他共捐得善款10.6万元。有人对他的行为不解,胡汉生总是笑着说,自己不愁吃穿,便想趁着身体还健朗的时候,多做点好事奉献社会。“为大家修修车,做做慈善,我心里也踏实。”他的事迹被报道后,先后获得“江苏省首届慈善之星”“第四届江苏省道德模范”“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诸多荣誉。

  如今已经年近90岁的磨刀老人吴锦泉,依然每天走街窜户,以低廉的价格为街坊邻居们服务。这些年来,他几乎将所有磨刀得来的收入及各类慰问金都捐了出去,帮扶贫困家庭,支援受灾地区……他将帮助别人当作了最大的快乐。他获评“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以及“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的善举还赢得第七届中华慈善奖评委会和众多网民的赞誉,高票当选“最具爱心慈善楷模”。

  微小的爱心汇聚成暖流,成为了引领社会的道德“风向标”。在吴锦泉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了奉献爱心的队伍中来。2011年5月,港闸区五星村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1000多户农民先后捐款14.54万元,帮助村中困难户。2012年9月,南通市红十字会创建“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专门用于帮助特困老人、贫困学子,截至目前,基金共收到各界捐款200多万元。“磨刀老人”已被注册为江苏省首个公益商标。

  他们都从事着平凡的职业,走街串巷用双手攒下一笔笔微薄的报酬。

  全区涌现万名典型

  各行各业争相树立“港闸榜样”

  14年前,杨锋的前女友不幸意外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她的父母陷入了长久的悲痛中。从那时起,杨锋就立下承诺,决定照顾她的父母一辈子。这些年来,杨锋始终信守当初诺言,把前女友家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帮助照料她卧病在床的爷爷,精心照顾她体弱多病的父母。他还摒弃世俗偏见,让自己孩子随了前女友父亲的姓。

  如今杨锋和前女友父母、自己父母及自己的妻子、儿子生活在一起。七口之家,全靠在船厂打工的他支撑。他的义举不仅帮助前女友父母走出失独阴影,也获得周边群众的普遍赞许。杨锋因此荣登“中国好人”榜,杨锋家庭当选江苏省首届文明家庭。在这次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港闸区将其推选为候选人之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今,港闸区的常住人口不足30万人,但已经拥有了1万多名好人模范。人人学好人,人人做好人,港闸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物典型,覆盖到了各个群体、各行各业。敬老爱老、领养孤儿、救济困难群众……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同样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要是仔细寻找,就会发现身边的美好随处可见。近年来,港闸区以“港闸榜样”为抓手,通过广泛发动、层层举荐,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每周发现、每月评选、每季展示、年度表彰的工作机制。通过群众的眼睛来寻找发掘身边的好人,点燃他们发现美、弘扬善的热情。

  实践表明,群众评、评群众的过程,就是人人寻好人、人人树好人的过程,也是人人学好人、人人做好人的过程。如今,港闸的模范典型已经覆盖各个群体、各行各业,“港闸榜样”已经成为港闸区道德建设的标志活动。群众推选,群众才会认可,群众评群众才会信服。“港闸榜样”经过六度评选、表彰,评好人、奖好人、做好人、敬好人在港闸蔚然成风。

  不能让好人受苦

  港闸为好人定制“温暖包裹”

  道德重在养成,风尚重在培育。港闸区致力于建设长效机制,让爱护好人、礼遇好人、尊崇好人成为社会风尚。只有在全社会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才能成为学好人的动力源泉。

  近年来,港闸区设立“温暖好人”激励基金,在精神上嘉奖、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制定政策,对全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志愿者和身边好人典型从教育、养老、医疗等多方面给予补助。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吴锦泉,港闸区特地为他量身定制“温暖包裹”:由医院每半年一次为吴锦泉进行健康体检;吴锦泉本人大病医疗救助按规定个人自付部分由政府买单;组织由五星村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及老人邻居组成的志愿服务小分队,定期上门为吴锦泉提供家政、生活照料、代购生活用品、农忙助耕等志愿服务,并定期为其维修房屋;参照农村最低生活标准,区政府每半年发放吴锦泉3000元“温暖好人”激励救助金,用于生活补助。已故“修车老人”遗霜钱淑英每月发放1200元生活补助,看病医保报销外的自负部分也由政府买单。

  这种“温暖包裹”,是激励、更是导向,让全区干部群众时刻都能感受到好人有好报、好人受尊敬,从而培育出更多的好人群体。如今在港闸经济开发区,活跃着一支志愿服务队,他们是“流动血库”。每当血库告急,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这支52人的志愿服务队有30人被授予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星级志愿者。其中,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就有16人。“如果我们的一点付出、一点帮助,能够让别人改变命运、实现梦想,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做下去呢?”他们如是说。

  好人典型一旦确定,港闸区会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宣传,让先进典型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明星”。港闸成立了道德文明基层宣讲团,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千场宣讲”活动,让人们身边的感人故事广为传颂。与此同时,设立了文化广场、道德讲堂、市民讲坛、道德馆,举办主题文艺演出等多种手段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崇德向善的舆论氛围。

  二十年如一日诚信经营的周霞、把青春奉献在乡村路上的陈美琳、爱老敬老的胡勇霞、外来媳妇“玫瑰缘”巾帼志愿者杨云秀……这些身边的普通人,都是通过报告会、宣讲、演讲等多种形式被港闸人所知晓的“明星”。身边的好人模范,用他们的感人事迹、崇高精神感动了港闸人,引领着社会风尚,彰显着道德主流,成为港闸最美最耀眼的风景。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