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狗年就来了。
2月8日,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举办的《盛世旺年福——戊戌年贺岁展》在江宁织造博物馆正式开展,趴在狗圈里的陶狗、肚子上刻着名字的陶狗、超有爱的狗母子……上百件和狗有关的文物纷纷亮相。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观展,还可以猜灯谜长知识,由407张狗图片组成的照片,拼出了英文单词“DOG”,中间设置了翻转墙,每个小展板里设置了相应的知识点,观众可以去翻着看。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胡玉梅/文 顾炜/摄
中国人养狗历史近万年
狗什么时候成为人类的好朋友的?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以及浙江余姚河姆渡等文化遗址中均发现狗的遗骸,说明至少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已经有养狗的习俗。算下来,中国人养狗至少已有9000年历史。
这次展出的文物中,一件东吴时期的陶狗呈现站立姿势,它头向前看着,腹部刻着四个字“此苛乌龙”。“这件文物是南京邓府山出土的。‘苛’在这里是狗的意思,而‘乌龙’是小狗的名字。”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小狗“乌龙”说明,狗已经成为人类的伙伴,并且拥有了名字。
小狗“乌龙”旁边,是一件西晋的青瓷狗圈。这只狗头露在狗圈外,憨态可鞠。“这件文物是在南京下关狮子山出土的,在这时,狗已经作为人们的独立助手了。”而在唐朝,狗已经成为宠物了。
展厅中还展出了狗帽等。狗帽的寓意是吉祥,希望孩子戴上狗帽后,狗头狗脑好养活。
这面狗照墙,方格板反过来就是知识板
展厅中,一面超大的墙由407张小狗的照片组成,这些照片被巧妙地排列成了狗的英文单词“DOG”。而英文字母“O”中间是一张笑脸狗。
“这一面墙上还有玄机,它其实是翻转墙。观众按动墙上的方格,会发现方格板会转动,翻过来是知识板。这些知识板上有各种关于狗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