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川端康成和福克纳,不分高下
  《雪国》 【日】川端康成
  《喧哗与骚动》 【美】福克纳
  《红楼梦》 曹雪芹
  《骑鹤下扬州——
  第六届江苏书展回望》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现代快报主编
  本文节选自储福金在第六届江苏书展的讲演,题目为编者所加。该文已收入现代快报主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骑鹤下扬州 ——第六届江苏书展回望》 一书
  储福金
  
  江苏宜兴人,作家。发表及出版长篇小说《黑白》《心之门》等十二部,中篇小说《裸野》《人之度》等五十多篇,短篇小说《彩·苔·怆》《缝补》等百余篇,散文集《禅院小憩》等两部,文学理论文章多篇,翻译成英、法文小说集,另有日、塞等文字翻译。获中国作家协会1992年度庄重文文学奖、江苏省政府文学艺术奖、紫金山文学奖等。
  《黑白》
  储福金 著

  □储福金

  美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的美,一种是艺术的美。今天我讲的是“在阅读中欣赏美”。

  其实艺术之美,是很难说清楚的。自古以来都有这么一句说法,叫做文艺无定论。就是每个人从他的阅读当中,欣赏到的那个艺术美,都是不一样。

  我们来说说《红楼梦》。它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是我们中国文学的一个顶峰,但我在网上经常看到,有好多人说《红楼梦》有什么好看的?我们不能讲他说的就是错的,因为他可能真的无法欣赏《红楼梦》的美。

  我们讲艺术的美,我的理解有两个层次。先说通俗的层次,我称之为通俗之美。有人会把通俗文学,贬低成那种地摊上的文学,其实地摊上没有文学,地摊上的东西不存在艺术,没有艺术美。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放开来讲,包括政治小说、社会性小说,甚至我们喜欢看的很多电视剧,都可以认为是通俗文学。我半点没有贬低通俗文学的意思。通俗文学中,有它独特的艺术美。比如金庸的十四部长篇,我都看过,好几部我甚至都看了好几遍。闲暇之余,读一部通俗小说,非常轻松,你能感受到很多的东西在里面。中国有专门研究金庸的教授,被称之为“金学”,金庸的作品里有思想性的东西,特别是表现了中国的儒释道。

  与通俗文学相对应的,还有一种叫做雅文学,也可以叫做严肃文学。通俗和雅的区别是,通俗的作品会被更多人接受,因为它不需要太高的文化层次,不需要太高的文学理解能力,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你可以简简单单就把它看下去,它有更多的故事性,更多的共鸣性。我们原先对美的理解,特别是对通俗文学的理解还是有些问题的,即我们觉得这部书好看,这部书故事性强,读者多,就认为这是一本好书。这不对。古代就曾经有过“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的说法。阳春白雪是一个曲子,唱这个曲子的时候,下面和的人很少;而唱到下里巴人的时候,下面和的人就很多。通俗的歌曲,我们会唱的人很多;如果放交响乐的话,也就是阳春白雪这类的,下面听的人,喜欢的人未必就多了,所以说艺术的欣赏,对美的欣赏,不是以听众、观众、读者的多少来判断的。好的作品,未必有很多的人喜欢看。读《红楼梦》的人确实不多,文科的大学生都很少有人能把它全看完的,能够完全理解它里面的诗词,人物的穿着、习俗,包括各种生活场景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我们现在常会听到有人说文学不景气了,文学衰败了,再也产生不了上世纪80年代初那样一种旺盛的景象了,大家都去称颂一篇小说,称颂一首诗,这种场景现在的确没有了。但是我认为恰恰是我们对美的欣赏提高了。时代发展了,文学发生了很丰富的变化。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蒋子龙写过一篇小说叫做《乔厂长上任记》,那时候我还在县文化馆里面,读了那篇小说非常之激动,小说居然能这样写,表现人物形象能这样生动,一个厂长面对那么多的事情,那么纠结,那么矛盾重重,他竟能一步一步大刀阔斧地把改革进行下去。这篇作品当时在国内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我曾经和蒋子龙参加过一次活动,他当时受到读者的包围,绝对比现在的歌星、影星要多得多,现在我们再回头看那篇名噪一时的《乔厂长上任记》,发觉已看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那篇小说所表现的那个时代,所表现的社会,工厂里的情景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红楼梦》多少年了,现在看照样是非常美的。唐诗宋词,时间就更长了,现在看,依然是美的。一部作品过了几十年,就不能看了,就不美了,那便称不上艺术。我相信金庸的小说再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会有人继续在看。真正美的通俗文学,也是能够长久的。而一些属于政治性的,或一个特定的时期能够打动人的作品,往往寿命是很短的。真正的文学,不管它是通俗文学、雅文学和纯文学,只要具有了那种艺术的美,才能够长久。

  我们讲文学创作,创作是什么?创作是一种创造。既然是创造的,就是与众不同的,不是你写伤痕我也写伤痕,你写反思我也写反思,你写先锋我也写先锋,你写寻根我也写寻根。大家都去写一类东西,那就一定通俗了。所有大作家大艺术家的作品,一定是独特的。是他自己的,是他个体的。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跟《红楼梦》放在一起是相近的,就因为它是独特的,它有独特的对世界的理解,对文学的理解,对美的理解,又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出来。这样的作品,我称之为纯文学。刚才我已经讲过了,美是个体的、独特的,毕加索的画,鼻子在这里,眼睛在那里,第二个人也学他这样画,眼睛在这里,鼻子在那里,那就变成了一种通俗。只有进行了个体创造的时候,才具有独特性。第二个人就不行了,会让人觉得是模仿。

  曾经有过一个戏,是讲潘金莲的。作者用了很奇特的手段。什么手段呢?在那个戏里头,打虎的武松跟他这个嫂子有了情感纠葛,武大郎和西门庆都进入了这种冲突中,戏当中鲁迅先生也出来了,有一番议论。一会儿这个作者又出来了,也有一番议论。这个形式,是完全现代的形式,古代的戏剧不可能用这种形式,一下子便有了一种创新。这部戏影响很大,但假如第二个人还用这个形式,我们就会觉得后来那一个是模仿的。

  我现在看作品,第一看这部作品是不是和别人相近,和别人相近,我基本上就不看。第二看它能够达到哪种境界和层次。我举个例子。我最早喜欢的诗人,也称词人,是唐后主李煜。我最早的作品多多少少受到他的影响,写得非常写意,非常感伤。我喜欢的小说,比如日本的川端康成的。他是日本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位作家。川端康成有一篇小说叫《伊豆的歌女》,拍成电影叫《伊豆的舞女》。

  他的小说也是非常写意非常美的,被称为新感觉派。我曾经为了川端康成跟我一个好朋友争论过。他说他喜欢美国作家福克纳,福克纳写过《喧哗与骚动》,也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我们两个争得面红耳赤,我为川端康成说话,我认为美是没有高下之分的。他认为川端康成虽然写得也不错,但要比福克纳低一个层次。虽然我也很喜欢福克纳,但我认为川端康成一点不比他差。我

  们两个争得非常厉害,以至后来有人写文章还提到储福金某日和一位文坛高手争论这个问题。我至今还这样认为,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写得真的很好,川端康成的《雪国》,包括他的《伊豆的歌女》都写得非常之好。纯文学的这种区别是因人而异的。

  真正文学作品的美,是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甚至是没有国界的。我们看马尔克斯的小说,看托尔斯泰的小说、卡夫卡的小说,它们是另外一个国家的作品,而我们照样能看。但我们有的作品如果拿到国外去看,人家就无法理解了。我举个例子。我们有的小说写厂长和书记闹矛盾,镇长和镇委书记闹矛盾,县长和县委书记闹矛盾,里头有冲突,冲突很大,一个是正派人物,一个是反派人物,往往反派人物代表腐败。这一类作品,你真要拿到国外去,国外的人就无法接受了,他们无法理解什么厂长和书记的矛盾。当然外国也有好多作品是要做注解的,福克纳谈到《圣经》的时候,也都需要注解。

  我们讲文学作品是从生活中来的,不要忘记了一点,它是高于生活的。艺术的美,有一个根本的能力,就是想象的能力。我不得不说中国的文学很多都缺少这种能力,缺少这种想象的美。当然想象也要跟生活相接触,不是说简单的想象就是好作品。莫言在他的获奖词当中也提到这两个问题,一个是他的想象力,还有一个就是土地,想象力是要跟生活连在一起的。

  《红楼梦》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但曹雪芹又写得那么生活,那么具体,那么实在。

  如何从阅读当中欣赏美,就是要把我们的欣赏层次,从接受最简单的生活层面,提高到想象的层面,再从想象的层面还原到生活里来,而这样产生出的美,才是长久的,具有永恒性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