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1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花钱买知识
你觉得可以吗

  □思郁

  看起来,知识付费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正在改变知识界的生态平衡。近些天,我陆续收到了很多邀约,这些邀约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邀请我订阅某套课程,这些课程声称每天只要让我花上半个小时,就可以学习一本书的知识。

  另外一种邀约同样与这种知识付费有关。我还经常收到邀请去参加解读一本书的活动。从逻辑思维的“得到”开始,新世相、喜马拉雅读书会、樊登读书会等紧跟其后,盛行起了每天说一本书。这些课程除了邀请名家动手亲自解读撰稿,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撰稿团队。他们邀请大批的书评人、媒体人、出版人,学院里的博士和硕士参加他们的撰稿团队,把一本本深奥难读的经典著作进行拆解,尽量用浅显易懂的白话、通俗有趣的事例、精练直白的观点,组合成看似无懈可击的说书稿,然后再通过播音员的讲述,就变成了他们贩卖的“每天一本书”的知识课程。

  作为一个半吊子的读书人,我对知识付费的心态比较复杂。一方面当然希望知识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可以让读书人不至于总捉襟见肘,为基本的生活烦忧。但是与此同时,知识付费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让我觉得不吐不快。知识当然可以转为生产力,比如很多科学知识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发明了很多高科技物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与科学知识不同,人文知识更多的是催生了观念性的变革,它无法在短期内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它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一个沉浸其中的读书内心的变化上。人文知识对人最大的影响是精神、气质和修养,它无法在短期内变现为有形的资本、物品和金钱等。而知识付费的出现,一直在传递一个观念:知识不需要转化为生产力,知识本身就是生产力,知识不但可以学习,你还可以购买别人的学习总结,就当自己的学习。我从事的是跟文字相关的工作,每天接触到很多图书,但是统计下来,每年读书也不过百本左右,很多读过一遍,还要反复重读才能吸收其中的部分知识。而大多数人平时为生活奔波,被工作困扰,根本没有时间读书。对这些人来说,每天花费半个小时,一年下来可以学习到三百多本中的知识,这种高效率的吸收知识的方式,确实有很大的诱惑力。

  但是这种知识与我们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是同一种知识吗?我们一定要了解,所谓的知识到底是什么。知识不是信息,不是每天听别人说书总结的知识点,知识是我们通过学习和认知之后,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的人生经验。知识的形成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思考,如果没有思考,只是单纯地接受外界灌输给你的知识点,说起来还是信息。所以那些知识付费的课程,归根结底贩卖的知识是断章取义、掐头去尾、简单粗暴的知识点和伪知识点。知识最大的特点只能自己去学才能有所收获和总结。也许会有人不理解,难道我们在学校读书,老师教给我们的不是知识吗?严格来说,学校教育根本的目的是教授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简单地说,学校教给我们的是如何思考。前面我也说了思考,而思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我分辨和解析,所谓的思辨过程就是形成自己知识的过程。

  众多知识付费的课程确实在传授一些知识点,比如学到文艺复兴的杰出画家都是谁,世界著名歌剧院都在哪里、什么时候建造的,但是这些常识性的知识对我们的生命没有任何意义。美国埃默里大学的英语教授马克·鲍尔莱因写了一本书叫《最愚蠢的一代》,他在书中举例说,“二战”不只是一个标注了时间和地点的事件,卢梭在瓦尔登湖边想了些什么、哈姆雷特关于生命意义的冥想,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都是构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思维和人格的原材料。你必须意识到,它不只是信息,而是包含着深层的道德、心理和哲学的价值,它从内部塑造你的精神,而不是你需要的时候调用一下的外部材料。就像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讲,如果你只记住了优美的词句,那是不够的……而这些不是从网上迅速浏览就能立刻得到的。”它们的存在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装饰。

  ■试读

  一九五七年的雪佛兰小汽车以每小时七十英里的高速在爱荷华的大平原上疾驶。北纬四十二度的深秋,正午的太阳以四十余度的斜角在南方的蓝空滚着铜环,而金黄色的光波溢进玻璃窗来,抚我新剃过的脸。我深深地饮着飘过草香的空气,让北美成熟的秋注满我多东方回忆的肺叶。是的,这是深秋,亦即北佬们所谓的“小阳春”(Indian Summer),下半年中最值得留恋的好天气。不久寒流将从北极掠过加拿大的平原南侵,那便是戴皮帽、穿皮衣、着长统靴子在雪中挣扎的日子了。

  《左手的掌纹》—— 余光中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我打算以讲故事的方式陈述报告,因为在我的故乡,从小别人就教我,事实其实是想象的产物。事实能否取信于人,取决于讲述的方式:这就像我们那儿海里出产的一种奇特的有机珠宝,佩戴在这位女士身上光彩夺目,到另外一位女士身上则会变得暗淡无光,最后化为尘土。事实并不比珍珠更可靠、更连贯、更完整、更真实,两者同样脆弱易感。

  《黑暗的左手》

  ——【美】厄休拉·勒古恩

  北京联合出版社

  人们对能够促进人大有作为的因素不再是一无所知了。我们对神经学以及让人们事业获得成功的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25年多,这些研究使得我们对人拥有的天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各行各业的人在各自领域里的业绩数据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情商(EQ)。这些年的研究,让我们了解了那些能让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无形的东西”——情商。情商解释了在才智、所受的教育以及行业经验相当的情况下,为什么有的人能够获得成功,而有的人却不能。

  《如何做高情商的管理者》

  —— 〔美〕阿黛勒·B.林恩

  文化发展出版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