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余光中去世(详见今日快报封5版)。旋即引发国内媒体纪念风。
生老病死,是人躲不过去的规律。而仅仅为了纪念一位逝者,是不太可能掀起一股浪潮的;余光中被赞“大师级诗人”。但仅仅为了纪念一位“大师级诗人”,也不太可能如此击中无数人内心最柔软处。
那么,我们到底为什么要纪念余光中?
每个人的乡愁,都走不出《乡愁》
不能不提到他的诗歌代表作《乡愁》。
这一首数十年前的“即兴之作”,为山河故人而写,也为未了的愿望而写。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 ”每一个“害乡愁”的人,都能在这一经典诗句里,找到共鸣,找到把心寄放的地方。
喜欢这首诗的人,跨越了各个年龄段。
这样的乡愁,也早已覆盖了无数思乡的人心。
你不用担心,读这首老诗,会暴露年龄,告诉你,我们也一样!
世间再无余光中!
而这样的纪念,在悲戚之外,又多了一份温暖和知心。
他不只是故乡南京的眺望者
群众怀念余光中,群众喜爱余光中。
余光中给大陆带来的“乡愁温度”有多炽热,人们梳理他的事迹的热情就有多高涨。人们发现,这位诗人的足迹早就和他的爱国之情怀交融了。“要问我的故乡在哪里,其实很简单,我就是一个中国人。”
潇湘晨报的报道说,余光中曾三次来到湖南,说“湖南给人非常美好的印象”。
湖北的媒体也说了,三次来鄂的余光中,72岁时在武汉受聘教授。这类“拉近式”报道,还能找到不少。
南京人说什么呢?
南京人只需要默默地来一句:老先生1928年出生于南京,在南京生活过十年。
他时时劝你披上“理想”御寒,他是温和而坚定的理想主义者
余光中激奋人心的文字很多,“理想”是最核心的关键词。
他在《孩子,我希望你是这样的人》中说: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在一些人羞于谈理想的当下,在一些为人父母者拼命推动孩子成为一个功利主义者的今天,余光中以温和的方式,告诉人们,理想,既是你的根,也是你随时御寒的衣裳,别弄丢了。这样一位古风萦怀的人,在慢慢引导你,让你无法忘怀。
为了他未了的心愿,我们纪念并寄望着
余光中的办公室正对台湾海峡,这是他远眺故乡的方式。
他眺望的是大故乡,他期待的是大团圆。
“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他声声念的乡愁,是血脉的乡愁,也是穿越5000年的乡愁。他严正反对岛上的“去文言文”化,直言:如果将文言文抛弃不用,我们将会变成“没有记忆的民族”。
他告诉我们,乡愁不只是怀乡,更是怀国。
破冰,解冻,回暖,考验 …… 数十年来,白发诗人频频行走两岸之间。他看到了令人欣慰的一幕幕,但更多的问题,可谓“在路上”。
他带着未了的心愿而去。我们怀念逝者,我们温故乡愁,我们寄望明天。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视线
[斯人已去,乡愁仍在] 《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在漫长的生活历程中对祖国的绵绵思念,诗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以时序贯串全诗,层层递进的表述使思乡爱国之情由模糊逐渐鲜明,也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余光中先生代表着千千万万个远离故乡的游子,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如今,乡愁已经成为许多离家在外努力拼搏、追寻梦想的人心头最柔软的情思。在这情思里,不仅有台湾老人耄耋之年返乡之旅的动容,还有越来越多走出家乡、在外奔忙的打工者、城里人和海外游子赋予更多更新的内容,浓浓的乡愁里,不仅有对美好童年的追忆,也有对原来故乡渐去渐远的不舍、更有对实现理想压力的茫然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余光中先生已仙去,但他的《乡愁》永远牵挂在人们的心中。
如东 杨亚军(高级教师)
【新华微评·乡愁永难忘,诗心意悠长】诗人余光中走了,他的《乡愁》依然萦绕在人们心中。诗歌缩短了两岸的距离,文化温暖了同胞的心怀。从泰山到阿里山,从西湖到日月潭,同一轮明月朗照大地。春风终化千层雪,海水犹连两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