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3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12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塞罕坝获“地球卫士奖”
联合国以最高荣誉向世界奇迹致敬
现代快报制作的两部短视频一天点击量过千万,网友称赞有“国际范儿”
  夏天和冬天的塞罕坝都让人震撼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顾炜 摄
  3位塞罕坝获奖代表从索尔海姆(右一)手中接过奖杯
  现代快报内罗毕特派记者 朱俊骏 摄

  5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漠。55年来,三代人传承接力,种下了112万亩人工森林。塞罕坝,这个创造世界奇迹的地方,再次受到全球关注。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公布了2017年“地球卫士奖”获奖名单,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奖。现代快报记者亲历颁奖现场,并再次赴塞罕坝,制作的两部短视频瞬间走红网络,被网友称赞有“国际范儿”。

  

  现代快报内罗毕特派记者 朱俊骏 现代快报记者 孙兰兰

  这是属于全体塞罕坝人的荣耀

  当地时间12月5日21:30(北京时间12月6日02:30),非洲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气温15℃。而在中国北方的塞罕坝,气温已经接近零下40℃的极寒。

  两个相距一万多公里的地方,因为一场全球瞩目的颁奖盛典,被聚焦在一起。

  位于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大草坪上临时搭建了一座白色的大帐篷,来自全球各地的5000多人,见证“地球卫士奖”的颁奖盛况。现代快报记者也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邀请参加。

  “塞罕坝人用三代人的努力,让位于中国华北的大面积区域复绿,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宣读了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获奖理由。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把莽莽荒漠变成郁郁葱葱的林海,赢得“激励与行动奖”。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陈彦娴、刘海莹、于士涛,代表全体塞罕坝人,从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手中,领取了这项大奖。他们上台领奖的时候,全场响起一片掌声。

  陈彦娴今年74岁,刘海莹53岁,于士涛38岁。三个年龄段,正好是塞罕坝三代人的代表。

  “塞罕坝能有今天的成就,我觉得我们第一代务林人吃的苦、受的累,没有白付出,我们觉得很欣慰。”陈彦娴是第一代塞罕坝人的代表。1964年夏天,6名正在河北省承德市上高中的女孩,放弃参加高考上大学的机会,投身塞罕坝机械林场搞建设。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六女上坝”的故事,陈彦娴就是当时的倡议者。“至今没有后悔过。”陈彦娴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刘海莹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虽然是我们三个人来领奖,但这是全体塞罕坝人的荣誉。”刘海莹说,种树不会马上就见到成效,正是有了三代人的传承,才有了塞罕坝这112万亩林海。

  于士涛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到塞罕坝工作,他和妻子都是新一代务林人。现在,塞罕坝人种植和养护林海,早已用上了高科技。

  联合国为什么选择了塞罕坝

  据了解,“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系统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奖项,创立于2004年,每年评选一次,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给在环境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

  塞罕坝为何能进入联合国的视线?在发布会现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新闻发言人发布了一组数据:占地9.3万公顷的塞罕坝林场,由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可以肆无忌惮地刮入北京。1962年,数百名务林人开始在这一地区种植树木。三代务林人通过55年的努力,将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目前,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地区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545000吨氧气。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看到了中国人在修复环境方面的努力,三代塞罕坝人让荒漠变成了绿海。“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证明,退化的环境是可以被修复的,修复生态是一项有意义的投资。全球环境治理中,中国已成为最为重要的领导力量之一。”埃里克·索尔海姆说,现在全球荒漠化还很严重,塞罕坝人工林种植经验,值得向全世界推广。

  “有机会我要去塞罕坝看一看。”索尔海姆微笑着说。

  -30℃!探访极寒之地的生命奇迹

  2017年夏天,现代快报推出的塞罕坝生态系列新媒体产品,获得了数千万网友的点赞。

  8月2日,现代快报推出精心制作的150秒风光片《24小时·塞罕坝》;8月6日,现代快报制作的短视频《夫妻望海楼》上线;8月7日,13分钟微纪录片《55年,三代人在荒原造出世界最大氧吧——塞罕坝》上线……现代快报推出的塞罕坝系列新媒体产品,全网阅读量超过5500万次。

  11月中旬,现代快报记者再次来到塞罕坝,这时候野外温度已经达到零下30℃!记者做了测试,热水倒进杯子,不到10分钟,完全成冰块。

  塞罕坝最低气温是零下43℃的极寒,一年有7个月的积雪期。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来之不易。

  见识了冬天的塞罕坝,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这里的树,10年才有半人高。也更加惊叹于眼前这百万亩人工森林,真的是生命的奇迹!

  12月5日,颁奖典礼结束后,现代快报推出两部短视频。一部是快报记者“用生命拍摄出来”的《冲破极寒·生命奇迹塞罕坝》,极寒之地的画面让网友震撼。另外一部《大山里的三代人,从联合国拿了个全球大奖》,以全球的视角,解读了塞罕坝为何会得此大奖,被网友点赞“有国际范儿”。这两部短视频被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中国日报等网站和客户端,以及新浪、腾讯等商业网站转载。上线一天,两部短视频的阅读量超过一千万。

  新闻链接

  6个“地球卫士奖”中国拿了3个

  快报讯(内罗毕特派记者 朱俊骏)12月5日,除了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地球卫士奖”外,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和摩拜公司也分别获奖。“地球卫士奖”2017年度全球共有6个获奖者,中国就占了3个。

  在当天的颁奖现场,环境规划署公布了6个获奖名单,包括: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究气候改变专家Paui Newman、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摩拜公司、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智利总统Michelle Bachelet、环保纪录片导演Jeff Orlowski。

  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获得“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其30年来在防治荒漠化与生态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摩拜公司则因为成功将共享单车模式传播到了全世界,而获得“商界卓识奖”。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次中国获得三个奖项,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包括民间对环境保护和环境修复的重视。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