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的状况,关乎群众百姓的生活,关系社会和一个城市的文明风尚,凸显市民的文明素养和文明程度。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日前,现代快报记者分别走进宿迁市区和部分乡镇调查采访,发现宿迁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厕所革命”,在几年的发展中,一直善于先行先试、鼎新革故的宿迁人早已将公厕解决如厕问题的单一属性改革升级成了一个新的“便民服务综合体”。
如今,在宿迁,“公共厕所”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便民服务综合体”不仅造型时尚、干净整洁,内部更是聚集了各种公共服务的功能。可以说,宿迁在“厕所革命”中,不仅起步早,而且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径,提供了足够示范意义的样本。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孙旭晖 杨亦文
早在4年前就开始的“厕所革命”
老宿迁人都知道,宿迁建市时间不久,市区也曾出现过一批公厕,那时的公厕为了减少财政支出,是私人买断建设经营的,公厕为两层,底下一层为商业经营,楼上为公厕。但没多久,公厕所有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纷纷以各种理由将公厕关闭,不让人如厕。
据了解,2013年以前,宿迁城区64平方公里范围内仅有147座公厕,其中,达到三类标准的公厕仅63座、占42.9%,旱厕84座、占57.1%,且布局不合理,管理比较混乱,脏乱差、乱收费等现象明显,群众如厕难问题十分突出。
人有三急,如厕难可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到市民的生活、政府的为民服务意识和水平。为了切实解决群众的“如厕”难问题, 2013年,宿迁市打响了“厕所革命”的战斗,首先,对原先由私人经营的公厕由政府出资全部予以收回、对城区原有的其他公共厕所全部按照三类以上标准进行改造并免费开放。
紧接着,为了方便群众,提高服务,宿迁决定新建公厕,提高公厕分布的密度和质量。据统计,从2013年到2017年11月底,宿迁市区累计新建公厕374座,拆除老旧公厕136座、改造262座。特别是2017年下半年以来,宿迁市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标准提升、功能完善,外观出新、内部达标,合理归并、消灭坑槽”的要求,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在上半年完成改造提升146座公厕的基础上,采取“规模化、兵团式”建设模式,由宿迁市城投集团一次性招标新建、改造212座公厕,全年纳入新建和改造的公共厕所达358座。
同时,宿迁还委托专业机构,统一制作公厕标识牌、制度牌、导向牌等,安置在主次道路醒目位置,方便寻找。目前,宿迁市区85平方公里的公厕平均密度达到4.3,居住区域不出300米、主次干道沿线不出500米就有一座公厕。
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厕所问题”
经过几年的全力改建、扩建,按照统一标准建成的宿迁公厕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公共卫生间向前50米”,几乎在宿迁的每条街道上,都能看到这样的公厕指示牌。最近几天,现代快报记者顺着这些指示牌把宿迁各条街道的公共卫生间挨个体验了一遍,亲眼目睹了宿迁公厕革命的突出成果:外观设计感十足,内墙贴着精美的瓷砖,配备自动感应的独立水冲设备,装有吸顶灯、排风扇、热风干手机、大理石洗脸台、镜子、“刷脸”即取的厕纸等配套设备,墙上挂着名家字画和装裱精致的文明劝导标语,各个隔间里还配有置物台和小挂钩,方便市民如厕时能放置手机、钥匙等随身物品、便池旁摆放着精心打理的绿植,既起到了美化环境的效果,也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此外,走进任何一间公厕,不仅从里到外都没有丝毫异味,就连一点污垢也找不到。
而这还只是如今宿迁各个公共厕所的基本配置。自动擦鞋机、免费wifi、24小时供应的热水和手机充电站也在宿迁市区各个公厕里十分常见,甚至还专门配有第三卫生间,安装了残疾人专用的坐便器、母婴护理台等设施。同时,在每个公厕内部都专门配套“安康驿站”,内部放置空调、座椅、急救包、打气筒、微波炉等设备,为附近环卫工人、过往行人提供临时休息和救助;在外侧通道建设了残疾人专用通道,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充满了人性关怀。
为了将 “厕所革命”进行到底,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宿迁市委常委会甚至专门研究“厕所的事”,并先后出台了《宿迁市城市公厕规划建设管理导则》《宿迁市城市公共设计导则》和《宿迁市城市公共厕所地下管网配套技术导则》,全面调整城市公厕规划布局,对原有城市公厕实施升级改造,所有普通公厕按三类以上标准建设,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全部拆除重建。
目前,宿迁的“公共厕所”更是全面升级,不仅有免费的wifi、热水,更配备了图书室、休息室、服务终端。
政府买单
群众得到更优质服务
公厕毕竟是公共空间,硬件水准提升上去了,后期的养护也很关键。林朝荣是宿迁市区府苑小区东门公厕的保洁员,她的工作就是保证自己所负责的公厕要时刻做到“随脏随保”。“公厕里的保洁是24小时轮班的,值班时晚上就住这里。” 林朝荣将现代快报记者带到了她的值班室参观,这是一间几平米大的小单间,里面不仅配有床铺和衣柜,还配有饮水机、空调、微波炉和电视,供保洁人员使用。
值班室的墙面上,有一排指示灯。“这等于是监控。”林朝荣介绍,这排指示灯对应着公厕里的各个隔间,亮黄灯代表该隔间里有人,如果哪个隔间亮起红灯,则表示有人在隔间里逗留的时间超过了20分钟,这时林朝荣就要过去看一下,防止有人在如厕时发生意外。哪个隔间的指示灯熄灭了,林朝荣就会带上工具去打扫干净。
“每个隔间的门上都装了自动感应冲水的设备,我只需要去确保一下,很轻松。”林朝荣说,虽然工作轻松了,但她的收入要比以前高了不少,让她十分知足。
收入有了保障,管理人员工作起来也就有了干劲。“你看,现在的厕所这么干净,就跟家里一样,地上有一点水,我都会赶紧擦一下。”宿豫区张家港小学旁边公厕的管理员阿姨一边忙着一边开心地对记者说。
据宿迁市城管局环卫处处长左晓莉介绍,2016年下半年,宿迁市对市区环卫保洁实施市场化改革,采取PPP模式推进城区环卫作业一体化,并将核心区6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98座公厕纳入环卫作业一体化管护,由宿迁市城投集团和北京环卫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江苏京宿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公厕的管理、维护、保洁及粪便清运、设备更新等服务。
政府购买了服务,其目的就是让群众能得到更优质全面的服务。从目前来看,宿迁政府的这一做法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公厕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厕所,还成了邻里休闲聊天的空间、可以看书学习的图书馆、可以放松休憩的休息室……众多公共服务功能的延伸、扩展,早已让宿迁的公厕成了名副其实的“便民服务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