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3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1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行动走进利济巷慰安所旧址
20万“慰安妇”仅剩15人
历史应永远被铭记
  12月2日下午,“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行动第五场读书会走进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盛鸿
  著名摄影记者陈庆港
  纪录片《二十二》导演郭柯

  “战后尚存的原日军性奴隶们,九死一生,终于回到了故乡,但她们并没有幸福可言,羞辱、烦恼、忧愁、病痛从此伴随一生。”12月2日下午,伴随着低沉的男声诵读,“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行动第五场读书会走进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共同阅读《中国“慰安妇”真相》和《历史的深处:二战日军中国慰安妇影像实录》,观看纪录片《二十二》片段。侵华日军当年犯下的种种罪行当中,性暴力犯罪令人发指,其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臭名昭著的“慰安妇”制度更是最为残暴、野蛮,80年前的南京利济巷就见证了这最黑暗的一幕。当年,“慰安妇”的经历改变了20万中国妇女的人生。如今,这些历史还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

  

  实习生 王佳建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李娜 宋经纬/文 吉星/摄

  “慰安妇”,世界各地都在关注

  “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行动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广新局、南京出版传媒集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指导,南京报业传媒集团龙虎网、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少儿频道、现代快报执行。活动将阅读南京大屠杀史相关书籍和寻访相关历史遗址结合,前四场先后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华门城堡、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及金陵中学钟楼。

  12月2日下午,第五站活动来到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这里是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也是唯一一处被在世“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

  “‘慰安妇’问题是在1991年太平洋战争胜利50周年时成为世界性新闻的,之前日本一直在隐瞒,而受害者也不愿意公开。”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首任馆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介绍,他得知中国也有慰安所是出于偶然,一位日本学者告诉他,第一个慰安所就在上海。“我当时听了非常震惊,回国之后就开始了调查。”苏智良表示,当时他预测上海的日军“慰安所”有4个,但实际一调查有172个之多。

  “这样利用国家机器和军队的力量来推行‘性奴隶’制度,在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苏智良说,目前,中国已在上海、南京、黑龙江和云南设立了4个陈列馆,而关注“慰安妇”的国家也越来越多。“在加害国的日本也出现了陈列馆,韩国、菲律宾也有好几个,荷兰也正在筹建。”

  南京一度有四五十家慰安所

  1997年,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顾问、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经盛鸿在苏智良的影响下,开始寻访南京的慰安所遗址。他骑着自行车,在南京市民的指引下,从城内到城外,从秦淮区、下关区再到浦口、汤山,最终调查到,南京确切的慰安所遗址有四五十家。

  经盛鸿介绍,日军在南京建立慰安所,主要分为三种途径。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以强迫、劫掠、诱骗来大量中国妇女,声称让她们洗衣、烧饭,到夜晚则强迫她们去做“慰安妇”。这样的临时慰安所,多达几百家。长期占领南京之后,又通过南京本地的一些伪政权、地痞流氓“招募”、胁迫、诱骗中国妇女,设立了四五十家慰安所,进行商业性经营。再后来,出于对中国人的不信任,日军又引进了一批日本娼业主,携带日、韩籍的“慰安妇”来到南京,开设慰安所,后来也有被掳掠、胁迫的中国妇女。

  “当时南京的慰安所主要集中在两处。”经盛鸿说,一处在太平南路、长白街一带,这里是日军的侨民区;另一处集中在下关地区,因为下关是当时的日军驻扎区,也是交通要道。

  “一个水塘、一条铁路”找到利济巷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这座普通的民国建筑,是由于有了朝鲜籍“慰安妇”朴永心老人的指认,才被确认为慰安所遗址。而在认定的过程中,除了经盛鸿教授等人的不懈努力,现代快报也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003年1月,在日本研究“慰安妇”历史的电视人朱弘找到了经盛鸿,连同现代快报,一同开始为朴永心在南京寻证。“当时,老人只记得附近有一条铁路、一片操场、一个水塘。”经盛鸿说,当时他们把重点放在了下关区,寻访了几处,都与老人的回忆不符。拥有深厚的史学积累的经盛鸿,突然想到,南京原来有一条市内小铁路,从下关南下,穿城而过,直到雨花门出城,与京芜铁路连接。这条市内小铁路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拆除。拆除之后所建的道路就是长白街。

  在热心市民的帮助、论证下,水塘、操场这些记忆也逐渐浮出,经盛鸿他们最终确认,现在的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就是与朴永心的回忆最为相近的一处。终于在2003年,朴永心老人重回南京,并很快认出了这里就是当年她被日军侮辱与摧残的地方。由此,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成为唯一一处被在世“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

  许多年轻人听得红了眼眶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读书会现场来了不少年轻人,有些90后还捧着小本子记录。而嘉宾中也不乏年轻的面孔,其中一位正是今年热门纪录片《二十二》的导演郭柯。

  这部影片上映后获得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也让更多年轻人关注“慰安妇”。郭柯表示,自己不是一个研究者,只想通过镜头去记录这些老人的生活。因为留给世人关注她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现场播放的一段短片《二十二》花絮,感染了无数人。当第一次剧组去探望广西“慰安妇”幸存者毛银梅老人时,她身体健朗。但当第三次探望时,老人已长眠。而中国20万“慰安妇”,尚还在世的仅剩下15人。

  郭柯的话也勾起了《历史的深处:二战日军中国慰安妇影像实录》作者,著名摄影师、记者陈庆港的回忆。他说,在他调查、采访中印象最深的两位老人,一位睡觉前一定要放把刀在床边,并且是用磨刀石磨锋利的刀。老人的家人告诉他,她时常做噩梦,没有刀在旁会不安心。而另一位则是被迫来到中国的韩国籍“慰安妇”,去世时将关于自己所有的信息都销毁了,荒草丛生的墓地上仿佛从没有过这个人。听到这些故事,不少参会者红了眼眶,有的女性更是落下了眼泪。

  阅读讲述环节结束后,参与者还在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内开展寻访遗迹活动。据悉,本次阅读寻访行动将持续至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接下来的读书会将以关爱幸存者、人类记忆及反思为主题,继续在相关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址处开展。

  和专家一起重温

  东京审判

  快报讯(记者 鹿伟 胡玉梅)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甲级战犯进行了清算战争罪行的审判。这些战犯中包括东条英机、松井石根、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等。他们对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犯下了累累罪行。

  今年是东京审判71周年。但历史不能忘记。12月3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将做客南京图书馆,重温东京审判,为公众讲述《东京审判的历史意义》。

  时间:

  12月3日上午9:30-11:00

  地点:南京图书馆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