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1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路易斯·毕晓普自传出版,直面战争创伤、再现“英雄末路”悲情
飞虎队老兵的另一个战场
  《地狱逃亡》 【美】路易斯·毕晓普 著 赵庆庆 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年10月
  飞虎队第三中队副中队长路易斯·毕晓普
  2015年盛夏,《地狱逃亡》译者赵庆庆在美国费城与希拉·毕晓普合影
  扫码观看
  飞虎英雄毕晓普

  最近,《地狱逃亡——飞虎中队长和他的援华记忆》中文版出版,这是美国飞虎队战斗机飞行员路易斯·毕晓普的自传。与读者的期待不尽吻合,自传中更多展现的是“英雄末路”的悲凉。抗战中,毕晓普被日军俘虏,关押在战俘集中营达三年之久。抗战胜利前夕,他成功越狱,后被遣送回国。他逃出了有形的监狱,但后半生又被困进一座无形的监狱:长期的被囚和受虐,使得他身心被极度摧残,患上战后紊乱综合征……

  乔治·巴顿说,“没经历过战争的人没有资格评价战争”。的确,像毕晓普这样的飞虎老兵,以及其他千万个幸存的老兵和战俘,亦值得了解和感念。历史,因他们而真实、包容、完整,也更发人深省。

  

  现代快报记者 白雁

  被俘关进集中营,三年后侥幸越狱

  1941年春,美国援华志愿队航空队(即飞虎队)招募飞行员,26岁的毕晓普报名参加。他当时是佛罗里达州潘沙可拉海军航空站的上尉飞行教官,他支持中国抗战,尽管他的第一个孩子即将出世,他还是毅然欣然地来到中国。

  在飞虎队中,毕晓普担任第三中队副中队长,座机编号69。他参加过1941年圣诞节的仰光大捷、1942年4月的雷允保卫战、罗列姆轰炸、河内空袭和腊戍空战,以及1942年5月的怒江河谷狙击战等多次大战,摧毁了5.2架日机,炸毁了多辆(列)日军卡车和火车,荣膺过国民政府的云麾勋章。陈纳德对这员飞虎骁将赏识有加,在回忆录《斗士之道》中称他是“作战部队中技术最精湛的飞行员之一”。

  1942年5月17日,对路易斯·毕晓普来说,是一个可怕的日子。那天,他率领九架P-40战机,从昆明飞虎队总部所在的巫家坝机场起飞,去轰炸日军在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的铁路。就在毕晓普抵达目标上空,专心投弹时,他的座机却被炸燃起熊熊大火。毕晓普弃机跳伞,跳伞的地方在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的界河上空。如果那天刮南风,他就能落在中国境内。当时,几十名百姓看到他跳伞,已急赶着去营救。偏偏天公不作美,强劲的北风硬是把他吹到了敌占区。

  毕晓普不幸沦为日军的俘虏,被关进战俘集中营长达三年之久。他先后被囚禁在法属印度支那的日本宪兵队牢房,后又被转往西贡、河内和广州。1942年7月,他被视作政治犯和日本人引以为傲的战利品,转到上海提篮桥监狱,单独受囚在三米见方的小黑牢里长达九个月。毕晓普必须几小时盘腿坐在地板上,稍换姿势,就遭毒打。

  1943年3月27日,毕晓普离开了提篮桥监狱,被押往上海北部的江湾战俘营。1945年5月10日,日本人把江湾战俘营的战俘押上火车,往北方转移。早上九点半,战俘火车启动。中午,战俘们在南京下车吃中饭,火车车厢乘轮渡过长江。傍晚五点半,战俘火车继续向北隆隆行驶。当天夜里十点半,毕晓普和其他四名被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跳车逃跑,并就地潜伏在田野里。第二天,他们被当地农民发现,在农民的帮助下,他们和新四军取得了联系。1945年7月,毕晓普回到美国,并第一次见到已经三岁的女儿希拉。

  去世30年后,中文版自传把他的故事带回中国

  路易斯·毕晓普回到祖国以后,生活得并不幸福。他先后经历了三次婚姻。他逃出了有形的监狱,但后半生又被困进一座无形的监狱:长期的被囚和受虐,使得他身心被极度摧残,患上战后紊乱综合征,发病的时候常常会神经错乱,大喊大叫。

  在回国后不久,路易斯·毕晓普完成了一份自传性质的手稿,讲述自己在战争期间的可怕经历。上世纪70年代,他把这份手稿交给了女儿希拉。

  1987年,路易斯·毕晓普去世。由于飞虎队当年援华是秘密行动,所以直到去世,他飞虎队员的身份也没有被公开承认。1991年,飞虎队员获得美国政府承认的老兵待遇,希拉萌生了为父亲出版一本自传的想法。但她发现,其实自己对父亲并不了解。她开始多方收集资料,并找到父亲当年的许多飞虎队战友,通过他们的回忆,她慢慢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父亲的形象。2004年,一本凝结着父女两人心血的路易斯·毕晓普自传终于问世了。

  与此同时,飞虎队的故事,在中国国内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人们的视角投注在飞虎队员在战场上的英勇顽强,投注在他们为援华抗战作出的卓越贡献。鲜少有人注意到飞虎队员在战争之后的伤痛岁月。直到2014年9月,南京大学外语部的赵庆庆副教授,受邀前往美国达拉斯参加飞虎队援华73周年庆典活动。

  “我当时是义务为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担任翻译,这也是我飞虎之旅的一个开始。在达拉斯,我见到了几百位来自世界各地飞虎队的研究者、飞虎老兵的家属,其中一位希拉·毕晓普女士,是飞虎队王牌飞行员路易斯·毕晓普的女儿。”

  希拉带去了父亲的自传,并讲述了父亲在中国战斗和越狱的故事。其中,他在战俘营的一些细节让赵庆庆感到触目惊心:“他入狱的时候体重是170磅,在被日兵折磨几个月之后,体重锐降到80多磅(约73斤),他用双手可以围住自己的腰,一只手可以围住大腿,皮肤下的每根骨头都历历可见。在监狱里,他几次濒死,最终侥幸存活。”

  赵庆庆当即决定翻译路易斯·毕晓普的自传,“这是我们国人知道得比较少的一段历史,我要翻译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像毕晓普这样的飞虎老兵,以及其他千万个幸存的老兵和战俘,也值得了解和感念。历史,因他们而真实、包容、完整,也更发人深省。”

  2015年7月,在经过和希拉·毕晓普的充分沟通后,中译本的路易斯·毕晓普自传《地狱逃亡——飞虎中队长和他的援华记忆》最终定稿。两年之后,译本顺利出版。

  一套个性化的飞虎队回忆录将陆续问世

  赵庆庆计划,出版一整套的飞虎队丛书,“我希望做一套比较全面地带有个性色彩的飞虎队回忆录和传记。不仅有飞行员战斗机飞行员的传记,还有地勤人员、护士等的传记。他们是飞虎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组成一个整体,为中国的抗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继路易斯·毕晓普的自传后,赵庆庆目前正在翻译的,是飞虎队23大队大队长罗伯特·斯科特的自传。罗伯特·斯科特是中缅印战区运输大队的飞行员,并不是最早一批的美国援华航空队队员,但在抗战时期,中国人民把飞翔在中国上空的美国飞行员都亲切地称为“飞虎队”。

  抵达中国之初,斯科特只是一名小小的编外飞行员,后来技术精湛、意志刚强的他被陈纳德选中,成为继任者。抗战期间,他一共击落了13架日本飞机。著名的驼峰航线上,就曾有斯科特的身影飞过。他一个人开着战斗机保护运输队,为了迷惑敌人,他隔断时间就把战斗机的翅膀漆成另外一种颜色,让敌人觉得有多架战斗机为运输队护航。

  罗伯特·斯科特多才多艺,也是一名优秀的作家。1943年2月,斯科特在中国服役期满回美国,开始在各地作讲演报告,介绍战争形势,鼓舞士气,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同年根据其演讲内容编成的《上帝是我的副驾驶》一书出版,并被拍成同名电影。1953年,他晋升为准将,1957年10月31日退役。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时,他担任火炬手。在88岁生日时,他曾开一架F-15战斗机上天。在89岁生日时,他又驾驶一架B-1轰炸机庆贺。2006年2月27日,斯科特在佐治亚州逝世,享年97岁。如今,在亚特兰大,还有一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战争文学

  更关注人的命运

  战争是文学不可回避的主题,那些最优秀的战争文学作品,主题却往往是反战,带有深刻的反思。

  著名的战争题材作品《西线无战事》 《永别了,武器》,前者讲述一战期间,主人公保罗和他的三个同学在战场上的经历。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让他们的英雄主义幻想破产,开始怀疑、厌恶甚至憎恨战争。后者讲述美国青年亨利在一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抢救伤员的故事。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受伤,伤愈后重返前线,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他心生厌倦,毅然脱离部队,当了逃兵。

  这两部作品的作者分别是德国作家雷马克和美国作家海明威,两人共同的特点是,都亲历过战争的硝烟烈火。你很难分辨,他们的作品到底是小说还是自传。也正因如此,才具有击中人心的震撼效果。

  可与这两本小说比肩的《五号屠宰场》,作者是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他在二战中志愿应征入伍,赴欧洲参战。冯内古特在保吉战役中被德军俘虏,关押在德累斯顿。在那场著名的狂轰滥炸中,德累斯顿被摧毁,冯内古特因被关押在一家屠宰场的地窖中,侥幸逃过浩劫。和前两部作品一样,《五号屠宰场》的震撼,也来自于真实。

  因撰写二战回忆录而获诺奖的丘吉尔,收获了这样的评语:“在黑暗的年代里,他的言语以及与之相应的行动,唤起了世界各地千百万人们心中的信念和希望。”地位远逊于丘吉尔的“路易斯·毕晓普”们,他们的言语和行动,带给这个世界的,是深刻的反思和追问。反思和追问,同信念和希望一样重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