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没有工作过,没有退休金,我不能丢下她。”施兴凤两度改嫁,每次都带着年迈的婆婆。为了让更多人孝老爱亲,南京市建邺区南苑街道关工委特地表彰了她和另外12位道德模范。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钟晓敏 通讯员 林厚彬
今年69岁的施兴凤人生经历很坎坷。1985年,第一任丈夫不幸患病去世,当时他们的大女儿10岁,小女儿才8岁。看她一个弱女子扛起家庭重担太辛苦,婆婆不忍心,劝她改嫁。有热心人给她介绍了一位姓朱的老师,丧偶,有一个10岁的儿子。同命相连的两人,惺惺相惜,于1987年组建家庭。再婚前,施兴凤提了一个条件,婚后她要带着婆婆,也就是第一任丈夫的母亲,一起生活。
施兴凤的婆婆没有工作过,没有退休金。儿子英年早逝,让她痛不欲生,欣慰的是媳妇说了:“我就是你的女儿,我会养你一辈子。”朱老师被施兴凤的孝心感动了,不仅答应她的要求,每个月还给老人10元零花钱。“朱老师当时每个月的工资才50元,能做到这样非常不容易。”施兴凤很感恩,她白天打工,下班后干农活,还要烧饭做家务,辅导孩子写作业,一直努力做好妻子、媳妇、继母等多个角色。
对婆婆她尤其上心。婆婆年龄大了,牙口不好,她就把饭菜烧烂一点,经常给婆婆炖豆腐、蒸鸡蛋;婆婆视力差,几近失明,腿脚也不好,一个人不方便出门,施兴凤就经常搀扶老人外出散步、晒晒太阳,做点简单运动。在她和朱老师的影响下,孩子们也很孝顺,还会帮奶奶洗脚。
重组家庭如此和谐,施兴凤觉得生活很圆满。不料,1997年命运再次捉弄了她。那一年,朱老师被查出肝癌晚期。朱老师去世后,施兴凤一度心灰意冷,只想带着婆婆和孩子们好好过日子。两个女儿和继子却希望她找个伴,这样晚年生活才不寂寞,于是主动帮她牵线搭桥。
“我有一个婆婆,你考虑好了。”与第三任丈夫刘老师见第一面时,施兴凤就提出条件,明确表示只有对方接纳自己的婆婆,愿意婆婆跟着一起生活,他们才能再组家庭。幸运的是,这位刘老师很孝顺,不仅同意带施兴凤的婆婆一起生活,对老人也特别好。
婆婆90岁高龄时,施兴凤和刘老师还在酒店为老人办寿宴。老人非常感动,她说:“有这么好的媳妇,这辈子没有遗憾。”受施兴凤的影响,8个子女都非常孝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平时互相联系走动,逢年过节都会聚齐,全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施兴凤不仅把复杂的家庭关系处理得很好,让家庭很和谐,她还很关注社区大家庭。她把社区退休老人组织起来,建了一个腰鼓队,平时健身,有活动时就登台义演。此外,她还和一些有爱心的“姐妹”一起,给幼儿园小朋友编织围巾、送鞋子,做了很多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