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百姓富”与“生态美”同频共振
幸福如皋,宜居之城
  古城美景醉游人
  健身
  悠闲生活 本版图片均由如轩提供
  感受非遗——如皋木偶

  时至十月,如皋秋高气爽,叠翠流金。龙游河水流潺潺绕城而过,将凉爽秋风送到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古人云:“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诗里的景色仿佛在这里得到了重现。水绘园小桥流水泛碧波,定慧禅寺晨钟暮鼓映春秋,端得一幅古城意气。

  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沉淀,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这座被誉为“世界长寿乡”的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她以水为脉,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持续强化老年人生活保障,开创性地实施“晚霞行动”;致力于提高百姓富裕程度,2016年民生支出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占比达到81.8%……在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排行榜中,如皋高居第14位。如今她正以全新的身姿,奔跑在全面建设“强富美高”社会的大道上。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陈莹 严君臣

  打好“生态牌”

  扮靓最美雉水之城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座长江下游北岸城市,得名于《春秋左传》贾大夫射雉悦妻的故事,意为“到水边的高地”。对水的特殊情感,使如皋人在城市建设中处处以水为亲。盘桓在古城四周的两条护城河,外圆内方、形似古钱,又如玉带,被誉为如皋古城的“翡翠项链”。

  水在这座城市中占有太多分量,雉水之城是这座城市的鲜明标签。从定慧禅寺的“天水茶”到内外城河的“亲水廊道”,从龙游河生态公园到龙游湖生态区……这几年来,如皋围绕亲水、护水、爱水,实施碧水工程,让水清、水畅、水美的河道扮靓城市。

  2013年11月,如皋投入两亿多元进行龙游河整治,恢复、新增水体面积10万多平方米,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如今,龙游河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河水清澈,杨柳拂岸,龙游河公园成为江苏长江以北县级城市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开放式市民公园。“经过整治,龙游河已经变成了如皋的名片,这里水清岸绿,更有家乡的味道。”61岁的“老如皋人”张桂芝说,这几年她每天都坚持在河边晨跑,感觉空气非常清新。

  “让水流动起来,城市才有灵气。”如皋市委书记陈晓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几年,如皋水环境建设的重点是让城市的水系通起来、畅起来,使城市水体融汇贯通,增强水生态调节功能,彰显雉水之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灵的特质。

  2016年,作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如皋,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4.3%,国家生态镇实现全覆盖,建成国家生态市,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建成国家级生态村1个,新增省级水美乡镇1个、传统村落2个、美丽乡村4个,被国际自然医学会授予“国际健康养生胜地”称号。

  特色养老 打造“如皋版”养老服务体系

  9月27日,2017年亚洲老将田径锦标赛上,一个颇为特别的运动员吸引了许多观众和媒体的关注——来自如皋的百岁老人余福喜,在100岁组标枪比赛中夺冠。这名已经101岁的老人,如今依旧精神矍铄,浑身散发出不输给年轻人的精气神。

  据最新统计,如皋市现有百岁老人高达385位,总数位居全国县(市)之首,占比高出国际标准近两倍。此外,90 岁以上的老人有 8800多人,80 岁以上的老人有 61200人。 2011年 10月,如皋被世界长寿乡认证委员会认定为“世界长寿乡”。

  如皋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36.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5.42%,老龄化、高龄化程度远超全国和江苏平均水平。对此,如皋市着力打造具有如皋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公建民营”使养老机构更具活力,“医养融合”使养老照护更加专业,“智慧养老”使家门口养老成为现实,“服务质量提升工程”使兜底对象养老更加舒适,如今这系列创新举措最终形成了如皋市“混合立体化”养老服务体系新格局。

  按照国家规定,现行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但许多老年人在家闲不住,有些岗位所需求的人才往往还是“越老越吃香”。如何让还具有劳动力的“5060后”重新进入就业市场,成为如皋市近年来攻克的一个新命题。

  家住如城街道的钱小林是个花木老板和经纪人,人手需求量巨大。在政府的帮助下,他顺利招到了多名熟练工。其中很多都是已经退休的街坊,他们再就业后每天能拿到100多元工钱,还能学到许多新知识,都非常满意。

  在其中牵线搭桥的,是如皋市政府实行的“晚霞行动”,旨在“为‘5060’人员找饭碗”。这个金点子,来自如皋市委书记陈晓东一次深入基层的“大走访”。他在走访中发现,许多“到点退休”的老人在家无事可干,不少老板又在为招工发愁。实施这一工程,让双方问题都迎刃而解。此外,市政府还专门出台了配套政策,拿出1000万元,设立“晚霞行动”专项引导资金,专门用于企业返聘或招聘“到点”人员从业伤害保险补贴。

  “政府拿出1000万元,撬动百姓增收30亿元!”陈晓东兴奋地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初步预计,仅此一项举措,该市有望实现带动适龄宜业人口再就业超过10万人,以人均年收入增加3万元左右计算,可撬动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个百分点。

  定制“民生大礼包”

  增强百姓获得感

  “您参加社会保险了吗?您参加的社保险种有哪些呢?”去年12月上旬,如皋全面启动“全民参保登记”入户调查工作。在城南街道建设小区调查过程中,居民李女士一直未缴纳社保,眼看快到退休年龄了,她对以后养老的事犯了愁。调查员的到来,解除了她的一块心病。

  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2016年,如皋市社会保障不断加强,超额完成社保扩面任务,职工“五险”覆盖率达9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动态全覆盖,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实现应保尽保,新增被征地农民保障做到即征即保。

  对于如皋百姓而言,如皋的好,不仅在于长寿、景美和现代化,更在于这座城市一切以人为本。长期以来,如皋坚定不移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改革要求落到实处,为老百姓定制符合需求的“民生大礼包”,让老百姓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2016年,如皋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4.27亿元、增长9.6%,增幅南通领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2亿元,跃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第23位。“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陈晓东说,如皋坚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2016年民生支出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占比达到81.8%。

  为了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近年来如皋坚持就业优先,全线贯通就业“直通车”;增加社保扩面,职工“五险”覆盖率达98%。2016年,该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9%,增幅南通领先。新增城镇创业2237人、就业768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4398人,获评省创业型示范城市,成为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市。

  为了让145万人民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健康”保障,如皋建立医保救助、大病二次补助、民政扶助、慈善捐助、社会帮扶五道保障线,患者切切实实感到医疗负担渐渐减轻。2016年,该市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公有化率达81.2%,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投入运行。

  未来五年,如皋将切实凝聚起加快富民、共享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把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美好愿景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