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5版:聚焦十九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十九大江苏代表和党员畅谈聆听报告感受:
让老百姓口袋鼓起来,一起奔小康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在北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报告引发强烈反响。报告通篇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美丽中国等作出一系列部署。现代快报记者会内会外采访了一些江苏党代表和党员,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感受。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安莹 鹿伟 孙兰兰 徐红艳 项凤华

  关键词:富民

  ■报告摘要

  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代表感受

  省级财政80%以上用于富民政策、民生支出

  十九大代表、江苏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 刘捍东

  省级财政80%以上用于富民政策、民生支出

  十九大报告对富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刘捍东表示,作为财政人员,一定要认真落实好十九大报告,把江苏富民搞得更好。

  从财政的角度来讲,富民应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第一,是要彻底解决好均衡性问题,公共财政的主要任务是普惠制,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第二,对困难群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用财政托底的办法,让他们早日脱贫,跟上富民的步伐,跟上小康的步伐。

  省财政厅管理着江苏的“钱袋子”,今年的财政投入是如何分配的?刘捍东介绍,省级财政有80%以上用于富民政策、用于民生的支出,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公共财政的职能。

  未来,江苏的财政投入要保持一个恰当的比重,来保证我们的民生支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让老百姓口袋鼓起来,住上小楼房

  十九大代表、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李世贵

  让老百姓口袋鼓起来,住上小楼房

  这几年,江宁的乡村越来越美,成为南京人休闲好去处,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这给老百姓带来了福音。江宁要在培育产业上下工夫,将“产业特、村庄美、环境优、百姓富、集体强、项目好”落到实处。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在乡村里能住上小楼房,处处连上网,在家就能赚到钱。一个不掉队,同行奔小康。

  报告中还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里面特别强调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这一条对江宁来说特别有意义。

  下一步要抓好高端装备、生命科学、节能环保这些新型产业,通过产业发展来增加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的收入。

  江宁将谋划好“一轴三带四片区”的产业布局,一轴,即从南京南站到禄口机场的黄金轴;三带,即东南部科技创新带、环绕越文化休旅经济带、西部沿江经济带;四片区,即东山副城中心区、高铁南京南站南商务商贸集聚区、空港枢纽经济区、西南生态经济美丽乡村示范片区。

  行行出状元,要成为岗位上的工匠

  十九大代表、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偏光板合板室班长 王蕾

  行行出状元,要成为岗位上的工匠

  习总书记的报告带来了很多惠民措施,其中很多都是农民工、青年劳动者期盼的。我所在的企业有7000多人,有来自城市的,也有来自农村的,还有外地的,他们都希望通过劳动来增加收入,继而在南京落户,成为新南京人。

  如今一线工人基本工资都能得到保证,但不少人是通过多加班来提高收入,效率比较低,希望企业能够给员工提供学习机会,比如搭建培训平台,让大家能更好地进步。这样既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也能增加收入。

  都说“行行出状元”,对于岗位技能,不仅要学习好、掌握好,还要精益求精,成为岗位上的工匠。我觉得,收入和工作是分不开的,只要努力工作,对岗位认真负责,收入也会相应提高。

  会外音

  着力做好“三个强化”,维护公平正义

  江苏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戚锡生

  着力做好“三个强化”,维护公平正义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目前,江苏全省已形成了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机制化保障。7月起,全省农村低保最低保障标准提高到410元/月以上,提标后全省城市平均低保标准达647元/月,农村平均低保标准达611元/月,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之比小于1.06:1。

  站在精准扶贫、精准救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新高度,江苏接下来要着力做好“三个强化”。强化规范救助,强化急难救助,强化精准救助,进一步建立完善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通过大数据联网核对,把住“入口关”“动态管理关”“人情关”,维护底线民生保障的公平正义。确保到2020年,全省年收入在6000元以下丧失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体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地实现脱贫达小康。到2020年,苏南以市为单位、苏中苏北以县为单位全面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