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6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9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采访手记: “匠心工行” 的生成密码

  采访组成员: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李喆 路军

  特约通讯员 邵满桂 孙红进 陈楷

  第14期

  2017年8月至9月,我们的足迹遍布全省13地市,陆续走访并报道了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的13位“大行工匠”,每个地市分行推举一位。其实,他们只是工行江苏分行众多工匠的代表,更多的工匠,或者说,无数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正默默奉献在基层一线,他们是工行事业最宝贵的财富。

  当前,全社会大力倡导“工匠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坚定信念、崇尚科学、追求事业的一种务实作风,工行江苏分行的工匠们也用精益求精、矢志不渝的精气神感染了采访团队的每一个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躬身潜行;他们没有好高骛远,只有精益求精;他们没有裹足不前,只有传承不止。正是一代又一代具有匠人匠心的工行人成就了今天工行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逐渐形成了“匠心工行”这一文化品牌特色。

  “匠心工行”根植于日常的职业操守中。职业操守是匠人匠心的源发地,离开职业谈匠人无疑成了无本之木;离开操守谈匠心,便会成为空中楼阁。工作作风也好,工作态度也罢,唯有高举职业操守的大旗方能成大器。盐城大丰支行的陈东富是军人转业,当兵的时候是“神枪手”,加入工行后是业务“全能王”,他数十年来都是提前到岗,操起一块抹布把柜面、玻璃、座椅仔细擦拭一番,还要拖地、整理物品,“这可能是我当兵时保持的习惯,但为的是提高客户感受,保持团队积极向上的工作劲头。”陈东富无愧于“全国金融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这一荣誉。

  采访中,工匠们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总是谦虚、低调,总觉得自己还没有那么好。然而,当他们谈及自己的工作、谈到专业技能的时候,却打开了话匣子。让客户体验无bug的优化大师,在会计专业上一干就是37年的常州分行姜巍说,流程优化其实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对有BUG、有缺陷的地方进行优化改造;另一条腿是不断丰富业务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作为匠人,他保持着对工作的专注,数十年如一日,从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与姜巍朝夕相处的,除了一整柜的会计材料,还有一张张全国各地的火车票,因为他经常被工总行“借走”,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进行业务研讨与制度编写。

  “匠心工行”体现在基本的工作原则中。毋庸置疑,灵活性与原则性乃做好各项工作的两大基本方法,而对于信用风险行业的银行业而言,把握风险防控的原则性尤为重要。敢于较真,坚持原则,也就能把握住风险控制的心理底线。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沈桂英将南京城北支行的业务内部风险暴露水平牢牢控制在万分之1.76以下。这位总行级“最佳员工”,最能体会荣誉背后的汗水与执著。

  写满40本笔记的淮安分行林成斌比喻说,银行运行管理工作就好像高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信号系统和轨道系统,银行相关业务是如何操作的,都会有痕迹记载、清清楚楚。“我们有时还要架桥扩路,才能把工行的服务送到千家万户。”陪伴林成斌的,除了40本笔记本外,还有一只1985年制作的算盘,“铁算盘”正是工行人的精神本源。

  “匠心工行”表现在服务的细节追求中。小细节,大情怀。在苏州吴中,有一家家喻户晓的以“朱劲松”个人命名的理财工作室,作为一名普通的客户经理,朱劲松却是“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工总行授予“全国百佳服务标兵”,被江苏省授予“江苏省文明职工”……然而,在一连串荣誉的背后,朱劲松最在意的却是客户赠予的“吴中好人”称号,因为朱劲松心怀客户、尽全力为客户提供着保姆式服务。他有一个独特的以客户组成的“朋友圈”,里面有学校校长、医生,有律师、房产经纪人等,小孩入学政策、房子买卖政策,只要遇到问题都来找他帮忙,朱劲松让工行成为了“不收中介费的中介”。事实上,朱劲松从来不追求他帮助的客户能带来多少业务,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人、服务客户。

  在镇江,有一位坚持骑着自行车拜访客户的老员工吴半彤,37年里,没有人知道他骑了多少公里,但是他存了上万个客户电话,每年至少走访客户2000人次……他常说:“我始终感觉,打一通电话、发一条问候短信,还不够到位,只有见到客户的面,才能有更多的互动,才能及时了解到客户的需求,才能增加客户对我的信任。”

  “匠心工行”落实在业务的精益求精中。业务精湛,知识无盲区,服务无止境。泰州泰兴支行陆月琴,人称全天候在线的国际业务“活字典”。她的手机一直是二十四小时开机,企业有什么事随时都能联系到她,随时都能在线解决。不管是政策解读上的,还是具体业务操作上的;不管是银行业务上的,还是工商、税务等方面的,无论问什么问题,都能马上就给出准确的回答。这些得益于陆月琴平日持之以恒的学习与钻研。

  南通分行的季敏,是一位追求精品的风险守望者。她为了降低南通全辖109个网点的风险等级,就采取“老办法”蹲点帮扶,主动示范、详细讲解,用问题消灭清单、责任列举清单的方式成功提高网点管控水平。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使得南通分行风险分类级别较高的E类网点数为零。

  “匠心工行”光大于理念的薪火相传中。“匠心工行”需要一批又一批匠人的薪火相传、接力传承。作为国有大行,工行江苏分行充满培养“工匠精神”的养分。采访中,我们也极大地感受到工行的匠心传承之美、匠人付出之美;一代又一代工行人创新发展,砥砺前行。

  在采访扬州江都支行的点钞“无影手”谭静时,她首先介绍的却是自己的师傅夏晓燕,从1992年参加工作那天起,是夏晓燕手把手地教她点钞指法,她为了掌握要领,练好技能,除了小拇指外,其他手指的指纹都磨平了。她还把自己对技能的理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员工,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点钞高手、点钞冠军。在徐州分行,已经快要退休的朱惠曾经是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如今,她是一名“二传手”,点钞、识假等一身技艺迎来了一批接力者。这些年轻人不怕苦不怕累,也不为了在比赛中出人头地,纯粹是为了在工作中更能得心应手,更好地服务客户。朱惠说:“能遇到这样的年轻人,也是我工作这么多年的幸运。”在无锡分行,刘洪娣为青年员工编了一本枕边书《会计核算管理常用制度辨析》,成为新员工的知心大姐。在连云港分行,我们看了黄苏玲为基层网点培训所制作的学习PPT,一个行一个课件,一个知识点一个案例,既好学又好掌握。在宿迁分行,亲和力满满的朱娴说,是工行这个大家庭培养她。作为一名“80后”的业务能手,她也开始辅导“90后”员工提高业务技能了。

  事实上,匠人的出现往往是以集体形式出现,他们相互感染、相互学习、相互传承,他们往往具有相同的工作理念和价值追求,与一个行业、一个企业本源的工作要求息息相关。从铁账、铁款、铁算盘的“老三铁”精神到铁规章、铁纪律、铁信用的“新三铁”精神,新形势下,工行人始终坚持服务客户,把客户体验聚焦第一次;始终坚持稳健经营,把风险管控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金融向实,把信贷资源优先投向第一线。

  十余天采访时间,十三个地市,我们来往穿梭两千余公里,“大行工匠”的采访虽然紧凑,但工匠背后的故事却给我们带来满满的正能量。我们只是通过一两个简单的事例、一段视频来记录他们的光彩瞬间,却无法说尽匠人们的付出与执着。当然,还有更多的工行人长期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或许他们没有丰功伟绩,没有旷世奇才,也没有盖世武功,但是他们用专心、专注诠释着工匠精神,他们用坚韧、坚强昭示着工匠精神,他们用求精、求变弘扬着工匠精神,他们用敬业、奉献践行着工匠精神,他们用坚守、身教传承着工匠精神。这是一组“匠心工行”品牌形象的生成密码,这更是社会发展、梦想实现所需要的责任担当。

  惟愿匠心工行,事业永传。

  后记

  “‘大行工匠’说”——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员工巡礼连续报道到今天就结束了,“工匠精神”一直是工行人孜孜以求的职业精神。欢迎广大读者关注“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微信公众号,为“大行工匠”点赞,说说自己与工行江苏分行的故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