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敏
大师们在青年时代,如同美人初长,气韵丰沛、动作认真,对自己的影响力,尚无乔张作致的顾盼感。相对于声名响亮的印度三部曲、《河湾》、《抵达之谜》,我更偏爱奈保尔的早期作品《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此书出版于1961年,10年后,他获得布克奖,40年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同属早期的《米格尔大街》已被太多的蜜汁与撒花淹没,这里且不费口舌。相较而言,更早一些的长篇处女作《灵异推拿师》少人赞赏。写作此书时,奈保尔刚从牛津大学毕业三年,连续应征26份工作皆遭拒,寄居在伦敦某个穷亲戚的地下室里:这听上去是有点辛苦的吧。但此书行文宽裕,节奏极为自信,戏谑化的田野生存哲学,弄拙成巧的灵异事件,有如多幕轻型喜剧,滚滚烟尘中自有一股生猛。稍许有点轻飘,年轻人特有的,值得原谅甚至值得羡慕的轻飘。他到底才25岁呀,指缝里处处透出熠熠光华。
相对于处女作《灵异推拿师》的飘动感,《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则绝对“压得住秤”了。这是一个男人与房子的故事。
幼时的毕司沃斯因父亲突然亡故,家中房屋被出售,他从此开始在不同亲戚家辗转寄居。成年后入赘到女方大家庭,众多的长辈,女人们、孩子们、家具与饭食、进项与用度,使他日夜愤怒、疲惫不堪。他雄心勃勃地试图另立门户、自己造屋,却处处上当乃至最终被人纵火。经过一次精神崩溃后的离家出走,他似乎走出了阴沉的运气,奇迹般地谋得一份差事,并终于替晚年的自己买得一幢房子,算是拥有了头顶上的一小片屋顶。事情就此完了吗?奈保尔可绝不会饶过主人公的。他分派给毕司沃斯先生的,是一幢破绽百出、能把人折磨至死的旧房子。新一轮的、更为深重的噩梦就此拉开伴有刺耳噪音的序幕……
索引派认为此书是以奈保尔父亲为原型。因小说的主人公也是特立尼达的印度移民,也做过小报记者,也动笔写点东西,也有一个瞧不起这个家庭的儿子——简直与奈保尔父亲形成镜像对位。父子关系,确实对奈保尔影响深远。从《奈保尔家书》里起码就可以瞧出这种带点励志与重托式的“家传之风”。奈保尔成名后,位置上升很高,越来越傲慢,并开始俯看山河,出过一本随笔集《作家看人》,以英式幽默刻薄掐捏若干名人与同行,比如甘地、福楼拜,包括他青年时代仰慕不已、对他亦有提携之恩的作家鲍威尔。其中,他也给父亲以相当的篇幅,定性后者为加勒比海地区一个不被世人所认知的失意作家,言辞间投射出复杂的孤岛式亲情与接力跑者的体恤。
这些也都是题外话了。人物原型、灵感出处、写作动机、作家心理活动等等,从单纯阅读角度而言,可算作身外之物,或也不必纳入“阅读契约”的范围,又瞎又聋一无所知的阅读是最客观、最鲜美的。回到书本身,前后我读过三遍。这对我而言,算是比较高的记录。倒也不是因为多么的出色,是一流的杰作。这些形容词,都是大帽子,不适合轻易戴到哪本小说头上。一再重返现场的原因很简单,只是对它的一种惦记,对初读时那种心境的回顾之想。
奈保尔的这幢破房子,所吸引到我的,又是什么呢。率直地说,是一种满目疮痍、处处遭殃的倒霉蛋气息。我的口味向来不大上台面,对卑贱、困厄、辛酸的东西总有天然的亲近感。毕司沃斯先生从出生到死亡都是如此,每一粒细胞、每一个毛孔都散发出无可弥合的悲剧与失败感,他那么努力、谨慎、动用心机,却处处跌跤、满嘴泥巴。就算偶尔看上去小有胜算,读者也会毫无同情心地等待着:看着吧,这里准有个绊子,他下一步就要四仰八叉了。奈保尔以一种特别的耐心,像连环套一样地、反复勾勒,残忍地一刀又一刀,把毕司沃斯先生割得遍体是伤,却又滴血不出。起码他脸上都好好的,他总还是带着尴尬、轻蔑甚至有几分飘逸的笑,即便骂人,也只会借着刷牙的时机,满嘴的漱口水,没人能听清。
中外小说里,有各样的畸零者、不识时务者、被损害与被污辱者,有时能看出来作家是爱这个人的,是怜惜和维护的。奈保尔却未必,或者说,他的态度,是严厉的,不赞同的,毫无原宥,这是男人对男人的,是移民者对移民者的,是替代式的儿子审看替代式的父亲的——这种审看,淋漓纷披,毕司沃斯先生身上一直没有暴露出的伤口、一直没有流出的败血,可能一点不少的,反转到奈保尔身上。我觉得,他写作此书,伴随着泣血无情的疼痛,近乎与他的整个青年时代,进行义无反顾的道别。这道别的力量,连绵不绝,反复地击打读者,反复践踏自己,反复质问人间。
还不止于此。与这样一个几乎不愿与他目光去对视的落拓男人相比,整部小说的环境,或所谓的“典型环境”,更是不堪到令人愤怒。奈保尔看起来既醉心于此,亦擅长于此。他用一种病态的、沉湎式、自虐式的精细笔调,去描写毕先生各个阶段所置身的周边境况。
出产欠丰的土地。烂泥道路。房屋上威胁性的裂痕。他亲手豢养的家畜与软弱不忠的狗。儿子的定制校服,价格昂贵,又被弄坏。妻子至为重视但总是空空如也、一无所有的装饰柜。对付慢性病的各种药片,无效的。不断捣乱的下等雇工……虱子般的琐碎,一波波涌上来,充溢着每一个白天夜晚,形成黏乎乎的、尘灰满面的生之压迫。
能看出来的,这是奈保尔着意为之。他写得夸张、畅意,或也清楚地知道,这会形成独特的质地,自会吸引到白白胖胖的优裕阶层,闲置的脂肪里挤压出苦涩但愉悦的文学汁水。推而广之地说,这也是移民小说中常用的一个技术性标配:衰败的低层情调。
低层与情调似乎不宜搭配。但从早已中产化了的审美来看,确乎又是一种蔚然成风的情调。譬如我们总会看到,一到时间点,过节般的,人们就会抡圆了膀子拼命纪念梵高、卡夫卡、三岛由纪夫、茨维塔耶娃、海子、萧红、顾城、王小波……艺术家本身是孤美的,所遭逢的境遇是合乎时代情理、近乎必然的,但被后世者以一唱三叹、小合唱、大
合唱的方式来反复传诵、抚摩把玩,便会面目全异了。实在都是误会。
似乎又跑远了,还是回到那幢旧房子。60年代的特立尼达是否真像奈保尔笔下那样的破破烂烂、污水横流,人们跌跌冲冲地从一个陷阱跳往另一个陷阱,这说不好,但对一个寄人篱下、财富拥有量极低的异乡人来说,必须如此。移民的诸种诉求中,生存压迫是最初级的,但恰恰也是最根本的,任何一个水滴大小的纠葛都可以折射和放大出巨象般的异化感。何况奈保尔自有匠心所在。这本书的核心,并非气息沉沦的毕司沃斯先生,亦非这一无是处、等而下之的环境。奈保尔的焦点确乎只有一个:房子。
像钩住一条羸弱的不断挣扎的鱼,奈保尔花费580页,从毕司沃斯先生的出生一直追踪到他的死亡,漫长时月,千绕万转,絮絮叨叨,水尽石枯,反复着力的,即是这一个点。奶嘴似的,魔咒似的,安眠药似的,被人用枪逼指着似的:他想要一处自己的房子。
书中其中有一段。有一天,毕司沃斯先生终于得到一块无人肯要的坡地(根本不宜造屋),他兴头头地去找一个木匠,后者手艺极差、要价很高,但善于扼住要害。他在纸上画了两个端正的正方形:“你想要两间卧室。”毕先生点头补充:“还要一间客厅。”木匠于是又添上一个正方形。“还要一条走廊。”于是又画半个正方形。木匠主动接下去描绘:“走廊和前卧室之间,一扇木头门。”“客厅门是彩色窗格玻璃。”“走廊上你想要漂亮的围栏。窗户漆成白色。带台阶的花园。坡地上得有柱子和凉亭。”是的,是的。完全正确。听起来不错。毕先生一直在点头。他们在谈这笔交易的过程中,不断被各种家畜叫声和老婆骂声打断。但毕先生镇定得如临大事,他反过来安慰满怀憧憬(主要是憧憬工钱)的木匠:“罗马非一日造成。我们一步步来。”……自然,这只是毕先生多次上当、然后落得众人嘲笑中的一个小环节。但我相信,就在木匠画在纸上的那几个正方形里,他获得了高潮般的短暂幸福,并且凭此来抵御他亦早有预感的长期的不举之败。
我痛恨又欣赏毕先生这愚蒙的固执,这固执,正是奈保尔本人的固执,他深谙这固执里的寓言意味。屋檐之下,栖身之所,破败欲坠的房子,移民者的房子,老鼠一样在其间繁衍生息。这房子就像一个小小的墙上黑点,死命地深挖进去,变成巨大的黑洞,隐喻到全球语境中迁徙挪移的族群与他们所苦苦寻求的空间。无根的,无维系的,辛苦建构又不断崩塌。
是啊,这些年来,这位素未谋面、却形容俱全的毕司沃斯先生一直都在我前面不远处,挺讨厌地踽踽独行。我真说不清,我到底是在乎他,痛惜他,还是烦他,想甩脱他。
可能是因为我总会看到房子,人们所栖身的各种房子。窄巷里,窗口投射出黄白色光线。面目酷似的公寓笼,相同的位置,相同的马桶与床铺。春天去往郊区,那里有暗红色外墙、优裕之感的别墅。铁道边,闪过粗鄙但也算实用的工房。我一点没打算抒情,也反感我一向警惕的寓指,但的确,我会挺不痛快地想到半个世纪前,特立尼达地区的毕司沃斯先生的旧房子。随之,一股凉丝丝的满足感,氧气一样,补充至机械跳动的心脏。
V.S.奈保尔
英国印度裔作家,1932年8月17日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955年定居英国,并开始文学创作。其主要作品有《通灵的按摩师》、《重访加勒比》、《非洲的假面具》等,曾获得布克奖、毛姆奖、诺贝尔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与石黑一雄、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