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2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暑退秋澄气转凉, 日光夜色两均长”
秋分颂——张仪、鲁迟 中国画联展今天开幕
  张仪
  
  又名张义,浙江金华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中国书法篆刻院研究员、1990年9月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承庄希祖、常进、贾又福、童晏方、韩天衡五位先生。
  鲁迟
  
  1956年生于南京。职业书画家,进修于中央美院。师从著名书画家、鉴赏家、美术评论家萧平先生。现为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中国美协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画研究院特聘书画家。
  张仪 《磐石》
  张仪 《写生偶得》
  张仪 《西岳峡谷泉瀑来》
  鲁迟 《夏梦系列之四》
  鲁迟 《夏梦系列之十五》
  鲁迟 《夏梦系列之十》

  张仪书画

  范迪安

  在一次偶然的场合与南京张仪相识。张仪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拜师贾又福先生学习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

  时隔二十年,张仪在中国画领域已成绩斐然。观张仪画作,极为强调中国书法精神在画面中的显现。这不是单指在用笔方面以中国书法的笔法勾勒线条,即便是在他的写意性泼彩水墨中,其作品高妙之处,也不在于以中国书法笔法线条勾勒造型形态,而是画中形象,经过了层层心理转换,由移情而意象,最后使画面的每一个局部形象,都能形成画面感的语素。他运用了中国书法“气韵贯通”“笔笔生发”的方式,如同“写字”一样,将这些“具有画面感的语素”以“间架结构”的方式构成自己的画面境界,这是一种与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在形而上的意义上的吻合,这种吻合的意义十分重大,不可等闲视之。

  张仪的画,无疑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中国水墨的特征,在他的画风中,有一个强有力的学院派基础,又采用了一种最具传统的写实风格,在他的山水风格中,他给它注入了鲜明的时尚化形态,但他仍然设法展现中国文化的本真精神,以至使不了解中国文化本真精神的人,也能从现代其外的风格中,体验到中国文化本真精神的实质所在。这就是张仪山水风格其外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如上所述的问题,并不完全是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上的问题。张仪雄浑而灵秀、闲云与幽静的画作,是以中国书法的“线意识”自始至终是画面构成中的支撑,而线又不是画面表象支撑,其审美质量主要是靠“线意识”支撑的。山水画对张仪而言,是他一生的学问,是不可须臾离弃的格物致知功夫。

  老鲁速写

  陈克年

  初闻老鲁其人,是在朋友的口中。朋友都说老鲁有才,山水花鸟人物都画的好得很。后来,这样的说法不停地涌入我的耳朵,我奇怪,南京还有这样的奇人?

  两年前的一天,三味茶庄的老板王浙东约一干朋友相聚,大家都坐好了,来了一位个子不高的中年男人,戴着那种貌似碎布头缝起来的鸭舌帽,满脸的笑容可掬,未待坐下,话匣子就打开了。一个晚上,印象他没怎么喝酒,嘴巴几乎说个没停,他的机智让大家不时阵阵地酣笑,那时,他的脸上总会闪过一丝狡黠的神情。因为除了我,他们都是十分熟悉的朋友了。

  后来,我有机缘看过他的画。有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单就山水,就有细笔山水和写意山水,既有纵情的挥洒,也有细腻的描绘,而且,他对色彩有着十分敏感到位的渲染,不经意的一挥间,那一缕缥缈的烟霞便从指间漫洇开去……他画佛像,开脸十分讲究,慈眉善目充满着法喜,常常是随意点染,很快就能根据不同材料性能与款式画出十分精美的画,这让不少科班出身的画家们望尘莫及。

  老鲁也玩设计,给不少高档的会馆做过设计。过年前,他一高兴,主动给多位好朋友画了一批猴子,为友人祈福,真情殷殷。这在一个画家的画能卖钱的时候,如此这般,似乎是有些另类了。

  不久前,好事的他主动地用手机给熟悉的朋友设计书画展览招贴,极富设计与创意,让大家好是开心,一时纷纷传到微信上,引来阵阵夸赞。

  老鲁即是鲁迟,原名鲁家宝,书画摄影设计样样玩得稔熟。据说小时候吃过不少苦,不过在他的脸上与笔下,一直都是飞扬的才情,这一点,认识他的人都是十分羡慕的。

  前言

  “我不相信什么地位。”杜尚说。

  这句话尤其用在当下的中国艺术圈,自然是分外的服服帖帖。虽然我本人从来都不敢否认有关“地位”的不可小觑,但盛名之下往往道不配位者众矣。像前言作序之事,本理所当然需专家、权威们来书写,这是规矩,也是惯例。然而,《秋分颂》的两位老哥却非要我操刀,首先声明:我也是名不符实的,好在我皮糙肉厚,还不怕人骂,就勉为其难了。

  秋分这天,昼夜等长。《秋分颂》取意两位老哥在耳顺之年又喜迎各自艺术上的成果展示,且各有格调,不论短长。明眼人自会一一品读、鉴赏。

  张仪先生浙江金华人,久居金陵,得江浙两地先天之灵气,其性情儒雅、低调,通透散逸。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先后师承庄希祖、常进、贾又福、童晏方、韩天衡五位先生,由技进乎道,仪获益良多。每观张仪先生图画,常觉如沐春风:笔墨含情,点画笑傲跌宕,谈笑间,勾皴点染,起承转合,浓淡枯湿已然相映成趣:远山如黛,近水婀娜,森森然,或群峰如龙盘旋,或孤峰独秀、威武难犯。苍松翠柏间小桥村舍,渔樵相呼……只教人好不陶醉呀!先生笔墨能如此洒脱,生机勃勃,其一,委实得力于他对中国传统书法之笔法的苦研精修。几十年如一日地锤炼,其线条举重若轻,既可刚健亦能婀娜,所绘物变则线变,沉雄灵动,飘逸多姿,竭尽物态之变化而变化,决非当今一二般画人,只知妄使蛮力,笔不能控,求态失态者可以梦见。其二,先生好走南闯北,所见名山大川众多,仰观俯察,目识心记,久之、胸纳万象,笔下自有千山万水。张仪先生不仅精于山水画创作,其篆刻艺术更是自成机杼,每有佳作发布,常教朋辈望洋而兴叹。

  鲁迟先生人称“老鲁”,先生生于金陵长于金陵,画

  学启蒙于花鸟画大家赵良翰先生,及长又得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萧平先生亲授,现为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性情豁达奔放,似老顽童一般诙谐多趣。这性情一如他龙飞凤舞的中国画线条和华丽艳媚的重彩荷花一样让人过目难忘。因为非常仰慕八大山人朱耷“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之独立不羁的品格与画风,他曾对传统绘画作过精深研究,摹敦煌、研晋唐、醉宋元、究明清大写意,同时又作冷眼静观状审视传统,并在此基础之上,遍游名山大川。登山临水之际觉照万物空明禅境。先生的山水画远远观之,笔墨飘逸,气势雄浑,云蒸霞蔚,峰岭绵延,如梦如幻。“空境”系列,点线抽象,意境更是匪夷所思,光怪陆离间空蒙尘绝,一派天籁。传神难,传韵更难。先生的重彩荷花,光感十足,姿态纷呈,其韵渺渺,飘逸不群。为能使笔下的荷花得此神韵,先生常于玄武湖畔、深秋池馆,昼夜徘徊。悉心体察荷花之生、伤、死、残,花开花落的各种时空情状。经年累月的目识心记,方才神超理得,莲莲生辉。先生不仅山水、荷花画得好,于走兽、佛道人物亦信手拈来,自成家数。

  艺术发展至21世纪的今天,随着多元、包容的个性化时代来临,从艺术本体审美的差异性出发,我以上所言皆属一家之见,不免挂一漏万,多有虚妄,二位先生作品的境界、格调、笔墨等个中滋味,如鱼饮水,仍需各位方家、里手亲自前来品赏、鉴察,冷暖自知矣。

  是为序。

  

  (作者王昊,系南京更斯艺术馆执行馆长、艺术总监,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