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
孝悌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道德。以前说了“孝”,现在要说“悌”。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悌”二德紧密相连。如果要问哪些道德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答案一定是两个,即孝与悌二德。其原因应有二,一是孝悌之德是适应着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现实需要;二是孝悌之德是适应着中国传统政治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家国一体。“父父子子”是解决“齐家”的问题,“君君臣臣”是解决“治国”的问题,所以“齐家”是为了“治国”。《论语》开篇就把这个关系讲得特别明确。“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弟就是孝悌。就是说,为人处世如果能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兄长,那么就不会做出犯上作乱的事来。实际上从这里我们还能明白这样一个符合历史事实的文化现象,这就是谁家的学派能同时满足中国传统社会的两重需要,即宗法与政治,那它一定能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和主流思想以及成为中国人的普遍的价值观。照此逻辑我们可以认为,儒家思想正是同时满足了这一现实需要。儒家者流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汉书·艺文志》语)的,而“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语)。
不唯儒家经典高度重视“孝悌”二德,《管子·戒第二十六》也明确指出:“孝弟者,仁之祖也。”意思是说,孝悌是仁德的源头。当然,孝悌二德之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那样被重视和流行,除了它们被概括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四维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蒙学的几部经典都将“孝悌”二德作为首德来宣扬和教化。《三字经》说:“首孝弟,次见闻”,做人做事首先是孝敬长辈,敬重兄长,其次才是知识学问。《弟子规》更是根据《论语》所载的那段话进行详细辨析和发挥。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而《弟子规》正是按此分章如下:一、总序,二、入则孝出则弟,三、谨而信,四、泛爱众而亲仁,五、行有余,则以学文。所有问题中最首要和最重要的当然属于“孝弟”,因此才说“首孝弟,次谨信”。可见,《三字经》《弟子规》的“首孝弟”主张,从小就灌输到每个中国人的头脑中,如此一来就大大增强了中国人的孝弟道德观。
可能也正是因为“孝悌”二德的产生具有了上述的社会根源,所以我们在论述它们,特别是在对其现实意义的阐发上当需运用辩证、历史和发展的方法。也就是说,对于它们要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
“善事兄长”之“悌”。“悌”字在中国传统经典中都是被用“弟”字来表示。《广雅·释亲》说:“弟,悌也”。所谓“悌”的本义就是指年小的弟对年长的兄应有的态度。这一态度就是“敬爱”“恭顺”,而这一对兄长的敬爱和恭顺即被称为“善事”。所以《墨子·兼爱》说:“为人弟必悌”,《新书·道术》说:“弟敬爱兄谓之悌”,朱熹更明确地说道:“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正因为“弟”“悌”有了年小的弟对年长的兄尊敬恭顺的意思,所以作为儒家道德伦理德目或说概念的“悌”即具有了“弟”(di)之“次第”“次序”的含义呢。《说文·弟部》说:“弟,韦束之次第也”。意思是说,用绳索依次缠绕物体的次序,束之不一,于是有次第,这就叫着弟。如果我们要从“悌”的会意的角度来理解的话,即左边有心,右边有弟,那就应该是:弟弟心中有兄长以及心中不忘先后次第。
由上可知,“悌”的本义一定是弟弟对兄长的敬爱和恭顺,也正是在此义的基础之上,“悌”德在延伸到非血缘的社会关系时当然地就具有了顺从长者的意义。正因为如此,汉代赵岐在解释孟子的“入则孝出则悌”时说:“出则敬长悌。悌,顺也。”《孝经》也说:“教民礼顺,莫善于悌……敬其兄则弟悦。”“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事兄悌,故顺而移于长。”“长幼顺,故上下治。”“敬”“顺”“从”构成了此层次“悌”的内涵的三个关键词。在这里值得强调指出的是,对于此层次意义上的“悌”德所要呼唤的精神当要做到实事求是地对待。具体说来,既要看到它的正面意义,也要注意到它可能会带来负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