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蓬勃的经济增长总发生在沿海核心地区,而内陆一直维持着贫困的面貌?美国历史学会会长彭慕兰在这本成名作里,对清末民初1853-1937年间,中国北方区域的“经济之死”做了意义重大的研究,描绘了华北内陆地区,尤其是河南、山东等一带当时的社会情形,包括对当地的金融、农作、交通、税收情况等都进行了全面描述。
彭慕兰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清末民初华北内陆生态群像,更分析了此地衰败的原因。他认为中国内陆腹地并非“先天不足”。后天“落后”的局面,更多的是由于当时的国家政策和时局造成的。本书学术性强,读来略显晦涩,但不失为考察近代中国华北地区“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优良范本。
1978年,美国、埃及和以色列三国首脑在戴维营中度过了十三天,艰苦地达成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的和平协议,这份和平协议迄今仍然是中东冲突中意义最为深远的外交成就。莱特精彩地描述了这些会谈,将历史、政治与三个冲突的人格之间发生的引人入胜的戏剧融为一体,写成了这个充满阴谋转折和黑色幽默的故事。为期十三天的戴维营峰会是本书的主干;在那之下的,实际是参加戴维营峰会那些卓越人物眼中的当代中东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些人造就了这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