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家亲·苏台交流合作30周年”主题征文选登
编者按:今年5月,现代快报联合江苏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推出“两岸一家亲·苏台交流合作30周年”主题征文及史料征集活动,受到各界关注。今天刊登第二篇优秀来稿。
行至最高处两岸正潮平 【节选】
两岸开启交流合作30周年之际,我作为一个生长在台湾的江阴人,有两个最深刻的感触:一是乡情最难忘怀,血浓于水,历久弥醇;二是对两岸的经济发展、企业的未来,行至高处,信心满怀。
作为一个身处异乡的游子,难忘乡音,更难忘乡情。每当听到乡音,我感觉特别亲切,就像父亲在身边一样。
我的父亲焦廷标是台湾知名企业家、台湾电线电缆行业的领军者——华新丽华的创始人。除了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外,他还会做做家乡菜、聊聊家乡事,从小便在我们兄弟心中埋下了浓浓的乡情。父亲如今93岁高龄,依然是一口浓重的江阴话,依然牵挂家乡的发展。这种情怀也深深影响着后辈。虽然我生长在台湾,但对家乡始终怀着深厚的情感,持续加大对家乡的投资,希望家乡可以发展得更好。
最令我高兴的是,我的女儿们也回到家乡,在南京创业。大女儿已经把南京作为创业的基点,在南京开设文创旗舰店,还时常举办两岸文创界大腕的交流互动。二女儿着力于推动台湾青年在宁就业创业,在南京组建了青创孵化团队,目前已经吸引了超过30家台湾青创团队入驻。
改革开放后,江苏成为台商投资的热土,台商参与并加快了家乡的发展,江苏也孕育带动了一批卓越有成的台资企业。在当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新格局下,两岸经济发展均面临诸多挑战。在我看来,两岸的经济发展一脉相连、休戚与共。就现阶段而言,还要全面提升两岸经济合作的层次,拓宽两岸合作的空间,为两岸关系发展模式创新积累新的经验。
在多年来的回乡创业见闻和经历中,也让我对南京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怀。南京钟灵毓秀,与台湾渊源深厚,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拥有无可替代的特殊历史地位。我曾经担任南京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现在,越来越多的台商来大陆发展,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是迫切需要帮助的。我们就用协会的力量,尽量帮他们解决各种问题。
我现在担任华新丽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每天除了要处理公司的重大事宜,思考企业的未来发展和上升空间,还要做一些回馈和服务社会的公益事业。我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两岸经济也必将进入到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客观上需要两岸在教育、文化等社会领域加强交流和人员交往,特别是青年的交往。
未来的两岸交流,一定是包括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包括青年交往的全方位交流。只有加强教育、文化等社会领域的交流交往、沟通联系,才能互相认知、互相了解,才能心灵契合,推动经济等领域深度融合;也只有两岸经济的深度融合,相互依靠,互利共赢,才能为社会领域的交流提供物质条件;只有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互为良性互动,两岸交流合作才能创造新的成就。
衷心祝愿,两岸的交流能够更加频繁,互相更为了解;两岸的合作能够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迈进;所有来到大陆发展的台商,能够紧跟时代脉搏,创造辉煌成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作者 焦佑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