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商银行镇江中山支行,扎根外勤营销岗工作三十七年的吴半彤有两件宝贝。一个是自行车,是他上门拜访客户、服务跟得上、服务靠前的主要交通工具,被誉为流动的工行服务窗口;另一个是公文包,里面有工作日志、客户资料、宣传材料等,是他主动对接客户需求、营销提前的“百宝箱”。寒来暑往,京口小巷,与老吴的相遇可能是不经意间的一次转身。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李喆/文 路军/摄
上期回顾
8月29日,我们报道了《于细节处出精品的风险守望者——季敏》。网友“Jewellery-Jun”说:“现在银行服务平台越来越先进,人们更多的看到的是科技发展的迅速,但其实我们也不能忽视了这些辛勤工作,为我们的生活进行风险管控、提供便利的人。”
与客户面对面交流,才能有更多的互动,才能及时了解到市场的新变化、客户的新需求。
——吴半彤
换位思考,让服务跟得上、靠得前
吴半彤踩着自行车拜访客户可不是这两年的事情,从1980年参加工作开始,他就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刚进入工行时,为了熟悉客户和地段,一辆二八杠的自行车都被他骑坏了。
“我始终感觉,一通电话、一次问候与客户的沟通还不够到位,只有见到客户的面,才能有更多的互动,才能及时了解到客户的需求,才能增加客户对我的信任。”吴半彤说,“现在新的沟通工具也要学、也要用,但是传统的东西不能丢。”
吴半彤说,外勤营销的工作很随机,基本没有休息日,往往下班后还能接到电话。有一次他刚到家就有客户打进电话说,“老吴啊,POS机的纸没有啦,能不能送一卷来?”
“想着客户着急,还要做生意,我就骑上车给他送过去了。”吴半彤说:“作为一名营销人员,要让客户体会到工行人的真诚就只有‘勤奋’两个字,而检验我们营销服务的标准就是让客户满意,随叫随到。”
支行分管行长周宇阳也讲了一件刚刚发生的事。“8月初,镇江高温。我从外面回来,就看到吴老师提着包、推着自行车往外走。他说又有客户遇到问题要上门看看。”
“我说,你不要骑车去了,天太热,我开自己的车带你去。但是吴老师不同意,说这点小事怎么能麻烦大家呢。然后挥挥手就骑车出门了。”周宇阳说,“我是真心疼他,快退休的人了还这样敬业,一点架子也没有,保持着朴实的工作作风。我都想让他休息一下,但是吴老师从来都和年轻人一样承担行里繁重的工作。”
吴半彤告诉记者,之所以坚持上门服务,因为这对于客户来说,心情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电话里讲半天,对方还是不会设置、不会操作。但是我说,‘你等我下,我10分钟就到’,他们就放心了,也很开心。这个时候,只要换位思考一下,我想,我们服务就能跟得上、靠得前。”
用自己的专业让金融向实,大家都信任他
没人统计得出吴半彤这三十七年来骑行了多少公里,但这样几组数字能展现出他的“轨迹”。在他的电子名片里,有上万个客户电话;工作日志里记录每年至少走访客户2000人次……
吴半彤从来不等客户、等需求,反而是善于挖掘新客户、新需求。他喜欢翻报纸,常看城市发展的相关新闻,比如,镇江火车南站要开建了,他就主动联系施工单位策划金融服务方案。南山风景区开发、三中校园扩建、博物馆片区改造等信息也令他兴奋并积极行动起来,从而促成工行与老城改造部门的成功对接。他关心镇江的发展,用自己的敏感性、专业度让金融向实、让金融惠及民生建设,赢得了不少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和好评。
同事沈懿说:“吴老师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人。对新的产品,比如工银融e联、二维码支付,适合商户收单、结算、转账汇款的工行商友卡等产品都能准确了解其功能然后推荐给商户。他的商户非常信任他,会把我们工行的产品再带给新的朋友。吴老师每次都会骑着他的小单车及时拜访,跟进新商户的使用体验,还帮商户策划活动,通过牵线搭桥导入客流、介绍生意。”
沈懿还说:“吴老师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都非常诚恳、平易近人,他就好像一个领骑人一样,成为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周宇阳也很有感触地说,吴半彤是服务靠前、营销提前,他总是需客户所需、急客户所急。“我们常说‘盯客户’,但他是潜移默化地增加客户黏性。客户要办理新业务,他说,‘你早点给我材料,我就早点给你办好。’他总把别人的事当着自己的事,大家都信任他。”
也许,骑自行车跑客户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梦想的车轮却滚滚向前。这梦想的前轮是事业的方向,后轮是责任与担当。吴半彤和他的工行同事们会一直骑下去……
下期
预告
她的师傅是点钞能手,她的徒弟是比赛冠军。一行三杰、一脉相承,在工行扬州江都支行,谭静的点钞手法可谓出神入化,1分钟点钞110张,还能辨出其中真假。不信?给你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