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江苏涌现出大批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和先进群体,他们在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不法侵害或面临险境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匡扶正义,救死扶伤,用鲜血甚至生命,谱写了见义勇为的壮丽篇章。江苏省第11次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大会将于9月上旬召开,近期现代快报将推出10名见义勇为先进人物报道。让我们向那些草根英雄致敬!
通讯员 陈广华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陶维洲
“当代罗盛教”曹建帮
60多年前,罗盛教冰窟中救起朝鲜落水孩童的事迹,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而就在江苏海门,有一位“当代罗盛教”。2016年1月25日,一名9岁男童不慎跌入冰窟,听到呼救声,已经82岁高龄的曹建帮立即扑到了冰窟里,捞住了孩子,在水中坚守了20分钟,最终让孩子得救。
冰河中坚守20分钟,“我以为自己完了”
8月15日,记者来到江苏海门悦来镇信民村,探访曹建帮老人。老人的家就在路边,和他救人的九匡河一路之隔。房子是平房,门前晒着收获的玉米。记者赶到时,老人正在拾掇着晒玉米的场地。
曹建帮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尽管已经83岁高龄,但仍然操持着农活,“算是锻炼身体吧。”老人乐观地说。回想起2016年初跳下冰河救人的事,老人显得很淡然,“救人是应该的,小娃娃才多大,我这么大年纪,死了也就死了。”
那是一个午后。当时,海门遭遇60年一遇的极度寒潮,室外温度降到了-10℃,15米宽的九匡河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那天我正晒太阳呢,突然听到有人喊,小孩掉河里了。”曹建帮回忆,当时他啥都没想,立即冲到了河边。
原来,村里3个孩子从来没见过河上结这么厚的冰,兴奋地到河边玩耍。不知怎的,9岁男孩徐某走到了河面的冰层上。突然“哗”的一声,冰层破裂,徐某一下掉进了冰窟窿。幸运的是,正好有一中年男子经过,发现险情后大声呼救。
赶到河边的曹建帮看到孩子在冰窟里扑腾,便直接跳入了河中,一边用手敲开冰面,一边游向落水孩子。拉到男孩后,曹建帮抱着他游向岸边。然而,冰层阻挡、气温极低,曹建帮很快被冻僵,失去了体力。“当时水都到脖子了,感觉嗓子都被冻住了,我想这次是完了,我年纪这么大,无所谓了,但孩子还小。”曹建帮告诉记者,当时他只有一个想法,得让孩子得救。
站在冰河里,曹建帮尽量让孩子露出水面,并使出浑身力气呼救。闻讯赶来的村民陆续聚集在岸边开始施救。当村民们拨开浮冰,用竹竿将一老一少救上岸时,曹建帮已在水中坚守了20分钟。
“人,就要一辈子做好事”
“做人就要尽量做好事,不做坏事,最好一辈子做好事。”曹建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96年夏,同村陈某的儿子考取了技术院校,却因无法筹够1万多元的学费,打算让儿子放弃读书的机会。曹建帮心急如焚,不仅自己筹钱,还跑去海门儿子家借钱凑满6000元,当夜送到陈某家中,帮他解了燃眉之急。这笔钱一借就是4年,老人从未催要过,如今那名学生已成了上海某建筑公司副总,事业有成。
“人总有尴尬的时候,能帮一把,别人肯定也会记得这份情义”,这就是曹建帮的人生信念。
“托举大叔”王吉爱
两年前的一个夏日,徐州市邳州八义集镇大张庄村,一名4岁男童玩耍时不慎掉入废井。55岁的村民王吉爱闻讯后第一个下井救人,不顾缺氧危及生命,拼命将孩子举起递向井口。孩子最终获救了,王吉爱却再也没能爬上来,临终前他还保持着托举姿势。
“你们不要下来,这里面缺氧”
“来人啊,快来人啊!有孩子掉井里啦!”2015年7月8日下午3点左右,邳州市八义集镇大张庄村,几名村民听到庄南的玉米地里传来呼救声,就迅速跑了过去。跑在最前面的,是55岁的王吉爱。
呼救的是村民郭丽平,她家4岁的小孙子掉进玉米地里的一口老井了。担心孩子安危,王吉爱没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叉腿蹬着井的两边就下去了。随后赶来的村民也想下去救人,从井下却传来了王吉爱的呼喊:“你们千万不要下来,这里面缺氧。”当时,王吉爱坐在井内的麦草上,将坠井男童向上托举,等待营救。
村民张恒新跑回村里面喊人,并拿来绳子、梯子等工具。但井里的麦草慢慢下沉,井底下的臭水逐渐淹没了王吉爱和孩子。王吉爱极力保持着托举的姿势,尽可能让孩子呼吸到上面的空气。赶来的村民把孩子抱了上来,等他们再来营救王吉爱时,却发现他已经嘴唇发紫,没有了意识,但双臂仍保持着托举的姿势。等把王吉爱拉出井的时候,他已没了呼吸。
“我儿子的生命在你家孩子身上延续”
被救孩子家长逢年过节就会带着礼物去看望王吉爱已经70多岁的父母,两位老人却不收,反过来安慰说:“你们家要比我们家困难,礼物我们不要,你们好好把孩子养大,看到你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就像看到我们孩子的生命在延续。”
时隔两年,记者来到大张庄村采访时,村民们都没忘记王吉爱。村支部书记尹洪岗介绍,王吉爱是热心人,村民王德芝的孩子上大学缺钱,王吉爱送去3000块钱;村民王德贵家中小麦成熟没人能干活,王吉爱帮他把粮食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