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简洁虚静
——谈王玉海的写意画
□文/马鸿增
王玉海已过“不惑”之年,艺术上锐意精进。自十年前因“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工作关系和他相识,深感他虚心好学,率真坦诚,在绘画艺术道路上奋力追求,并以之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绝无时下常见的浮躁习气。这也是我乐于和他交往的重要原因。为了更多地“亲密接触”传统经典原作,他心甘情愿地利用节假日到南京博物院去做“志愿者”——义务讲解员,他说这可以“逼”着他去攻读文献与体悟传统。这一着果然见效。美术界还有别人这样做过吗?我不知道。
玉海1969年生于天津,走过了“中国画——西画——中国画”的艺术历程。他自幼受津门画风影响,起手学的是王雪涛、孙其峰,但都是自学,难免泛而不专,杂而不精。后来参军入伍,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舞台美术专业,多习素描、色彩、空间等西画观念与技法。2006年起供职于江苏省文联,反思中西绘画异同,认为西画近于散文,国画近于诗歌,更有抒情意味,更能寄托人生体悟。于是,他重新回归中国画的探索。我们交往的十年,也就是他在中国写意画领域深入筑基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十年。
中国画的“写画”体系,是以传写性为躯体,写意性为灵魂,书写性为风骨的动态体系。因而意境的创造和笔墨的锤炼就成为中国画的两大特质。在玉海的写意花鸟画创作中,我看出了他对这一传统审美精神的体悟和艺术表现能力。我尤为看重他笔下的两个系列:一是十二月花系列,二是鸟与太湖石系列。它们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大自然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们所绘写的对象都充满着生命的动,而整体的意境则是静的。宗白华曾说:“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花鸟画所表现的亦复如是。”玉海上追宋元,下汲明人,力求以骨法用笔与墨韵变化写出灵境,简洁单纯,清朗洒脱,予人以超脱世俗的审美感受。十二月花系列既写出群芳各具风韵的生命力,也写出画家心灵感悟的生命力,两者共融为清新、典雅、鲜活的艺术境界。鸟与太湖石系列由宋徽宗《祥龙石》启示而来,作为江南文化标志之一的太湖石,在这里被赋予了回归天人和谐的现代意味。在诗书画印的结合上,玉海也下了一番工夫,增加了作品的耐读性。
学海无涯,玉海刚入中年,艺术之路漫漫。好在他明于知己,目标明确,坚持沉潜艺道,期以时日,艺术个性水到渠成,琢玉当成大器!
文采溢书案,锦心赋笔端
——盛文锦的山水画印象
□文/陈克年
第一次见到青年画家盛文锦的山水画,是去年南京军区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一次规模盛大的展览。他展出了两件大幅的作品,以一种严谨干练的笔法描绘了一种大山大水的崇高与壮阔,直让我震撼与敬佩。最近,特别是在看到他的一批写生南京的山水作品后,更是让人欣喜不已,这批作品,不仅鲜活、生动地记下画家对南京的一份深厚感情,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感悟。
中国山水画,及至宋元以后,因大批文人的参与,因而更多地关注了笔墨及其所附加与衍生的趣味与审美。所以说,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与核心,特别是宋元以后的以笔墨为基本语言的山水,更是把笔墨推到了很高的位置。看文锦兄的这批画,我们确实为其笔墨所感染,他的每一根线条都充满了书写的特征与意趣,有法度,得自在,这当然有赖于他深厚的书法功底,他一手大千居士的书法,可以说是非常到位和精彩。据说,在美院学习时,一次他临习了大千的一幅青绿山水,又以大千的书风题款,竟然让中国美院的教授欣喜惊叹不已。另外一点,即是通过笔墨所表现出的一种韵致与格调,所以,古人非常强调“气韵生动”。
一个画家,在绘画艺术上的某种能力往往是很重要区别于他人的东西,甚至是形成个人语言很重要的基础。在文锦的山水中,虽然我们看到不少传统构图模式的作品,这些作品中,他更多地关注的是笔墨与一些程式化的东西,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传统的价值与意义,表明了他对传统经典的深度解读和从容表现,同时也说明文锦兄是能画大画的。其实,我更愿意看到他一些意外新鲜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写生作品,虽然画面尺幅不大,但每一幅作品在构图都显示了一种精心,可以说,他是一位非常善于在出其不意处落笔的画家,同时,又能收拾得稳妥自然,让宾主、呼应、虚实、繁简、疏密、藏露、参差等种种关系自然而和谐地留在画面中,比如,有时为了留空,他会让大片的云气在画面中自由漫逸,让画面充满着一种缥缈的诗思,这样的探索与尝试,既丰富了画面,也自然会让我们躁动的灵魂多些沉静与思索。作为一名画家来说,刚过不惑之年的文锦还很年轻,山水画已然有了苍莽而清新、厚重而灵动的艺术个性,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
文锦兄性格沉稳,他话语不多,而且也很少有那些高谈阔论或是放浪形骸的举止,但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却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从来不是简单的人云亦云,这些性格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一贯的严谨与逻辑性,他从来不自以为是地以所谓才情来欺时诓世,总是认认真真地画自己的画,所以,他的画,无论是巨幅作品还是小品,都显得非常地精心与有序。说到底,中国画是中国人内涵精神的外在体现,始终贯穿着中国文化中中正平和的核心精神,因此,作为画家个人的修为与技法的锤炼是同样的重要。我曾经以楼顶的风景来比喻,一个人,站在二楼的时候,是看不到三楼楼顶的风景的,只有置身更高,才能豁然开朗。这一点,文锦兄是非常清醒的,我们期待他进一步全面修炼,在读书、写生、思考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穷原究理,不断丰富自己的笔墨语言,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精深的笔法,画出万里锦绣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