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8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爱上一个人
她还要不要写作

  □思郁

  在电影《杰出公民》中,那位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受邀回到久违的家乡小镇。开始时,他受到了众人的欢迎,镇长授予他杰出公民的称号,邀请他担任绘画展的评委,举办讲座,还有无数好客的居民请他去家中吃饭,一切都显得其乐融融,众人都以作家在小说中宣扬小镇为荣。观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故事的结尾并不愉快,作家被当做小镇不受欢迎的客人,黑暗中被驱逐,差点被枪杀。家乡居民对他的敌意源于他的不妥协,源于他讲出写作的真相,比如他怨怼那位请他吃饭的居民,残酷告诉他,他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跟他父亲没有任何关系。

  文学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小说虽然高举着虚构的大旗,但是写出的故事总有现实的影子。我们喜欢阅读的某种缘由与此相关,喜欢在故事中投射自己的情感,并把故事中的人物当成身边的熟人。这种阅读策略当然是正常的,遇到喜欢的故事未尝不可,但是如果遇到讨厌的人物呢,作者免不了要承担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还可能有生命危险,被人追杀,比如拉什迪。

  还有我们熟知的《天使,望故乡》,这本托马斯·沃尔夫的成名作,当年穷尽了所有的努力,才得到著名文学编辑麦克斯·珀金斯的赏识得以出版,一举成名。但是这本自传体小说在他的家乡,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的阿什维尔小镇上受到了攻击。小镇上的居民发现小说中的那个虚构的阿尔塔蒙特镇,与他们生活的小镇如此相似,几乎每个人物都能找到对应的角色,这下他们所有的缺点都光溜溜地暴露在全国读者眼皮底下,小镇上的居民要气疯了,恨不得抄家伙干掉这位作家,甚至有人扬言要拖着作家的尸体游街示众——电影《杰出公民》的结尾与此相似,当小镇上的居民发现作家的小说中有很多关于小镇的批评时,他们不但驱逐了作家,还象征性把他枪杀了。当然,作家的厚脸皮之处在于,他并不在意这种批评,反而以此为荣,因为他有了新的灵感,可以继续自己的新作,然后可以以虚构之名,大肆嘲弄和批评那些分不清现实与虚构的人们。

  在美国小说家布莱恩·莫顿的《河对岸的窗》中,也有类似的一个案例。如果你虚构了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很可能会毁掉你现实的幸福和爱情,你还会完成它吗?小说中的诺拉是一名并不出众的作家,她有种不为人知的天赋,一旦她开始写作,就会超脱个人,成为故事的奴隶——很多作家都是如此。成为故事的奴隶的作家应该是个好作家,但是诺拉的不同在于,她只能写那些熟悉的人的故事,比如自己的恋人、闺蜜、亲人。我们可以将这种天赋看作是一个作家有着洞悉人心和本质的能力,但是在这种能力的赋予下,她笔下的人物熟悉的面孔,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故事走向。比如她写出了身边的人内心不为人知的东西,发掘出人物内心的秘密。这样一来,这个故事就变得具有杀伤力。所以,一旦她开始完成一部作品,就意味着把朋友和恋人变成了陌生人,他们都会与她决裂。这个故事的巧妙之处在于,当她爱上一个人,她还要不要写作?你该如何在虚构与现实中作出选择。

  换句话说,我们为何会分不清现实与虚构的差别呢。某种意义上,这说明作家的成功,他可以做到以假乱真。这是虚构作品和虚构人物的魅力所在,用翁贝托·艾柯的话说,那些虚构的人物就如同我们的邻居家发生的故事一样,悲剧会让我们警醒,喜剧也会感染我们一同快乐,我们能够感同身受,并且从中总结出很多人生的况味。虚构人物的力量在于,他们可以是不道德的,他们可以穷凶极恶、恶贯满盈、杀人出轨、遭人陷害等等,但是他们的行为同样要遵循故事的逻辑,也会遭受恶果。他们的结果警醒着我们现实世界的道德和秩序,提醒着我们要审慎地生活,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选择,都会有相应的结果发生。

  ■试读

  他奔进最后一条走廊,欧雷克的叫声传入他的耳中。囚室的门半开着。他穿过走廊冲进囚室的这几秒间,对他而言宛如噩梦,仿佛雪崩。他的双腿无法跑得更快了。

  那些尖叫声在召唤它,如同声波做成的长矛,穿透奥斯陆市中心的其他噪声:窗外传来的来往车声、远处抑扬的警笛声,以及附近教堂的钟声。它继续觅食。它用鼻子在肮脏的厨房油地毯上四处嗅闻,闪电般迅速地将气味分成三类:可食用的,有危险的,以及与生存无关的。

  ——《幽灵》 〔挪〕尤·奈斯博 湖南文艺出版社

  

  入江家有五个兄弟姐妹,大家都喜欢爱情小说。

  长男二十九岁,法学学士。与人接触时,有略显高傲自大的毛病,但这是为了掩饰自己怯懦的凶恶假面,其实他是个软弱且非常善良的人。他和弟妹一起去看电影时,尽管嘴巴嚷着这部电影很烂、愚蠢之至,但被电影里武士的人情义理所撼,第一个流泪的也总是这位长兄。屡试不爽。走出电影院,他却又立刻摆出一副骄傲忍怒的不悦神情,而且不发一语。他曾毫无踌躇地宣告,自己出生至今从未撒谎。

  ——《小说灯笼》 〔日〕太宰治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一直以来,历史学家经常将中世纪期间的鼎盛时期——从公元5世纪到11世纪的600年时间——称为“黑暗时代”。然而现在一些历史学家已经放弃用这样的称呼了,他们认为,“这种称呼很容易让人将中世纪与野蛮落后等负面观念联想到一起”。不过,这个称呼并不针对任何人,也不一定带有歧视。现代人对所谓的“黑暗时代”的了解并不多。

  ——《黎明破晓的世界》 [美]威廉·曼彻斯特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