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剪中剪”译成了“Love Cut Cut”,“小徐理发”译成了“Small Xu Li hair”。不懂英语的见了硕大的“Love”简直会觉得完美,说不定还会蹦一句“杀美呆”出来,懂英语的还以为你在开国际玩笑。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东路街头出现了一批“土洋结合”的店铺名翻译。但显然,运作此项事务的有关部门亟需配备高水平的翻译,因为这些牌匾上的英文翻译,出现了不少错误。
“爱尚剪中剪”译成了“Love Cut Cut”,“小徐理发”译成了“Small Xu Li hair”。不懂英语的见了硕大的“Love”简直会觉得完美,说不定还会蹦一句“杀美呆”出来,懂英语的还以为你在开国际玩笑。
按说很养眼,结果很扎眼, 顺便还扎心。
政府部门回应说,牌匾由政府负责更换,系政府项目。目前正审核,发现错误就整改——还“政府项目”呢,咱都不好意思讲你。
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可问题是,这样一来,得花多少冤枉钱啊?整改说起来容易,掏钱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政府部门不让商户出钱,这就避免了乱摊派,这种精神该鼓励。可送什么也别给人送“苍蝇”啊,咱们英语老师教育过,把英语单词写错,跟吃个苍蝇似的。简直不敢想,一条街那么多牌匾出现英文错误,那得是多少苍蝇啊。
政府部门坚称前期对店名翻译是审核过的,确认无误,是安装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可你看看“爱尚剪中剪”是怎么译的,单词可一个没错啊,难道这错译和安装有一毛钱关系?
好吧,就算是安装中出的问题,可安装中,就没人检查吗?安装完毕,就没人核对吗?就这样草草完事,无人再管?
按照商户的说法,发现有错后,找了有关部门,也找了施工者,有关部门就说“不让动”。
怎么有一点“一二三不许动”的感觉?
可牌匾可以不动,但人们的眼睛不能不动啊。
要不是媒体曝光,会不会有错必纠呢?还真不好说。
这事暴露出有关部门做事不认真、把关不严格的问题。公众可以原谅学艺不精,但是很难原谅程序上的疏漏——话说,你请个高手好不好?
街道上的商铺牌匾,闹出点笑话来,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英文店名把中国人看晕把外国人看急的例子多了去了。但不同的是,各地曝光的店名翻译错误,多是由商家自己造成,怪不得政府部门。很多时候,往往是政府部门盯着商家赶紧纠正错误。
现在倒好,反过来了。
想想也是,政府部门负责的路名翻译都能时不时搞错,把店名整出神翻译又有何难?
这么大的工程,花的银子自然不是小数字。错已铸成,怪罪也没用,总不能不整改吧。但是咱提个建议可好:分清责任,也别把责任都推给安装者,该谁的就是谁的,然后按人头算,把额外付出的成本摊平。
只有让某些人感到肉疼,才不会让老百姓眼疼、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