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一个服装加工车间里,一群穿着黄色上衣的“小黄人”正在耐心地向维吾尔族工人们演示缝纫技术,由于工人们的汉语水平不高,“小黄人”的操作演示显得尤为重要,工人们认真观看并记录着。原来,这群“小黄人”来自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日前,他们师生一行10余人来到新疆,开展为期15天的“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纺织援疆活动。
刘金光 何洁
火车上抓紧时间备课
近年来,在国家优惠政策扶持下,新疆纺织行业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高素质技术工人短缺、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针对难题,师生们利用暑假时间积极备课,甚至在赴疆路途上的40多个小时也没有放过。
“这个理论是不是用一个视频来讲解更直观,也比较容易理解。”早上6点,在赶赴新疆的火车上,又响起了援疆团师生们备课、讨论的声音。“我们一遍遍地检查讲义,查漏补缺,然后再尝试换个角色思考,看工人们能否听懂我们讲什么。” 吴玉婷同学说,此次纺织技术培训的对象是一批没有专业基础的一线工人,这些工人甚至不能熟练地使用汉语进行交流。为此,师生们将深奥的专业知识全部转化为图表、照片、视频等形式,用最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工人们更容易听得懂、学得会。
对工人们手把手教学
在莎车县一家服装厂,一进门就听到楼房里传来的阵阵诵读声:“红色、红色、绿色、绿色……”近百名身着迷彩服的维吾尔族新员工在通晓汉语的班组长领读下,对照着缝纫机上的双语笔记,复读着各种颜色词语。接下来的几天,在翻译帮助下,援疆团师生将在这里开展纺纱、织造、检验等方面专业课。
在这批新员工中,21岁的阿迪力前不久辞去了送快递的工作,跟着妈妈一起进厂,开始“踩缝纫机”。作为培训老师,陈倩云同学坐在缝纫机前,手把手教工人们使用机器。阿迪力对缝纫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观察了一会就主动要求实战操作。
在援疆团师生的分组教学下,工人们可以熟练完成穿线、推送面料、控制离合器等基本操作了。“看起来我还是喜欢‘踩缝纫机’,以后我会努力学习,变成‘踩缝纫机’高手。” 阿迪力高兴地说。
广泛调研做企业顾问
除了给工人上专业课,援疆团师生还兵分三路,走访了克拉玛依、伊宁、和田三地的30余家纺织企业,收集机器设备、员工构成、订单来源、销售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为当地纤维检测所提供数据参考,也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据悉,今年已是苏大师生第二次参加援疆活动。两年来,先后有20多名纺织相关专业的本、硕、博学生及带队老师参与其中,到达阿拉尔、伊宁、莎车、克拉玛依、和田、阿瓦提等10多个地区,培训百余位员工,走访调研50多家纺织企业,开展座谈研讨近十场,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苏大纺织人“博学笃行,慧织天下”的精神,将纺织科技特色援疆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