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4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书写塞罕坝绿色奇迹
凝聚生态文明共识
中宣部举行“记者心中的塞罕坝”分享交流会
  石质阳坡造林现场,记者们采访林场工作人员
  现代快报记者采访塞罕坝林场的“活地图”顾殿江
  会议现场大屏播放现代快报制作的视频
  中宣部副部长、国新办主任蒋建国主持会议并讲话 现代快报记者 马晶晶 摄
  人民日报 刘毅
  几代塞罕坝人植绿荒原,有的因公殉职,有的终身残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铸造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塞罕坝的人,和塞罕坝的绿,为我们采访、写稿注入了澎湃动力和精神养分。我们有幸赶上了塞罕坝这样一个难得的好题目,赶上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的好时代。
  新华社 于佳欣
  她让我念念不忘,因为三代人为了一个40年以后才开花结果的事业,接力而行。他们的选择从未改变,才有了塞罕坝的绿色传奇。
  她让我念念不忘,因为这片“林海”在无声无息变成金山银山的过程中,有着最为可贵却普遍的生态自觉:只要影响到树,影响到绿,眼前有大钱也不赚!
  求是杂志社 那非丁
  
  塞罕坝的发展历程,正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动写照;塞罕坝林场创造的巨大效益,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印证;塞罕坝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严格的法治和制度保障、科技创新技术支撑等,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光明日报 王国平
  
  塞罕坝是一个蕴含着真道理、大道理、硬道理的地方。塞罕坝讲述的道理,关乎一个“本”字。
  塞罕坝人是一群执著于“本”的人。55年来,他们出乎“本心”,恪守“本分”,不改“本色”,以超乎寻常的耐力和定力,创造着人间绿色奇迹。
  经济日报 高兴贵
  
  当得知要来塞罕坝,我问承德的朋友,塞罕坝是什么,她回答我说那是坝上的一片大林子。就在前几天,我的父母在《焦点访谈》看了塞罕坝的新闻,问我塞罕坝是什么地方,我告诉他们:“塞罕坝就是家园的模样”。
  中国日报 雷蕾
  
  为了给世界讲好塞罕坝的故事,我们带去了报社的英国记者。这个英国小哥的第一感觉就把塞罕坝看作了他熟悉的美丽苏格兰。虽然前期也翻阅资料做了功课,但真正走进塞罕坝后,他仍然为这片人工林的气势而感叹。
  沉默、坚忍的塞罕坝人在沙漠上创造了绿色的奇迹,作为媒体人,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的故事让人听到,作为外宣媒体人,我们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沈静文
  
  塞罕坝的55年中,“一种模式得以自证其可靠,一种精神能鼓舞无数后来者,一种技术能毫无保留惠及更多裸露的土地”。
  在这片高岭上,务林人并非一心交差,而是抱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豁达。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耗时可达半世纪;人工林近自然化,大约也需要20年的时间。这些见效缓慢的、正确的事,在塞罕坝被一步一个脚
  中央电视台 仝文瑜
  
  在这19天的采访时间里,我们意识到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大有深意。
  塞罕坝跨度长达300年的绿水青山之变,就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活的标本,是总书记生态文明重要思想的活的印证,“范例”当之无愧。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贾延宁
  
  对于在城市里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完全可以选择其他的道路,为什么要留在条件艰苦的塞罕坝林场?他们用“工作中的成就感”回答我。
  不仅仅是这些大学生,在普通一线造林员、护林员、防火瞭望员的身上,我们同样感受到了这种实现自己独特人生价值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中国青年报 樊江涛
  
  我最佩服塞罕坝人三件事:在荒漠中造林、在观念中植绿、在艰苦中酿蜜。
  在现实中种树,不容易;让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人的头脑中扎根,则更难!这意味着要在一定程度上舍弃近在眼前的利益,例如现实的真金白银和唾手可得的发展速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塞罕坝,就是一座人和自然关系的博物馆。
  中国新闻社
  魏晞
  这次采访,是一次心灵洗尘、一个人生课堂。
  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它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在极寒、干旱、高海拔的艰苦恶劣条件下,塞罕坝能够建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案例,那其他地方完全能走一条可复制的生态文明之路。
  北京青年报
  崔峻
  如果说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的根基的话,那么几代人奋斗努力的红色精神就是塞罕坝的灵魂,而塞罕坝在更加广阔天地的意义在于,为建设蓝天净水的美丽中国梦想的示范作用。
  从绿色到红色再到蓝色,不仅仅是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不同层次的内涵,也是我们在策划报道塞罕坝事迹中,不断总结并加深认识的一个过程。
  现代快报
  郑春平
  十年的树,只有半人高。再看看那薄得像皮肤一样的土层,一股震撼更是直达心底。生长在南方,扔颗种子都能生根发芽的地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们很难想象,每种一棵树,在塞罕坝会有这么难。
  钉钉子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牢。在塞罕坝,我们深刻领悟到了,什么是“钉钉子”精神。塞罕坝人对树的爱、对绿色的渴望
  扫码了解塞罕坝系列报道幕后

  中宣部12日在京举行“记者心中的塞罕坝”——河北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采访报道分享交流会,参加这次主题报道活动的媒体记者共话采访感受和收获,分享塞罕坝林场的感人事迹和宝贵精神,展望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未来。

  地处河北省最北端的塞罕坝林场生态基础脆弱,自然条件恶劣。55年来,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奋斗、传承接力,将荒原沙地变成了百万亩人工林海。为深刻诠释塞罕坝精神的时代价值,推广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经验,中宣部于7月中旬组织19家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的80多名记者赴塞罕坝林场蹲点采访。8月3日起,各大媒体陆续刊播报道,网上网下共同发力。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发通讯,新华社推出长篇通讯,光明日报刊登报告文学作品,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连续推出系列报道,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和热议。北京青年报、现代快报等推出系列融媒体产品,产生刷屏效应。

  一次塞罕坝行,一生塞罕坝情。参加采访报道的记者把塞罕坝深深镌刻在自己的新闻生涯中,成为难忘的记忆。

  人民日报记者刘毅、新华社记者于佳欣和求是杂志社记者那非丁表示,通过采访塞罕坝,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论述理解更为深刻了。

  光明日报记者王国平、经济日报记者高兴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沈静文和中央电视台记者仝文瑜认为,塞罕坝人出乎“本心”,恪守“本分”,不改“本色”,用行动书写了绿色奇迹,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大有深意。

  中国日报记者雷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贾延宁和中国新闻社记者魏晞说,塞罕坝的生动实践证明,在改善环境这方面,中国正在变成一个生态“动力室”,作为外宣媒体人,我们有责任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经验介绍给世界。

  中国青年报记者樊江涛、北京青年报记者崔峻和现代快报记者郑春平表示,采访中对塞罕坝的认识经历了惊艳、感动和震撼,在这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博物馆”中,几乎我们关心的每个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蒋建国表示,这次采访报道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塞罕坝林场建设成就、典型经验、时代精神、感人事迹,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故事见精神,以成就谈启示,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群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刻认知,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的浓厚氛围。

  中央财办、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河北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和新闻媒体负责人、编辑记者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据新华社

  现场花絮

  现代快报两部视频

  带大家重回塞罕坝

  分享会一开始,就播放了两部由现代快报精心制作的视频,将大家又带回了美丽的塞罕坝,重温那些难忘的采访经历。

  第一部是13分钟的微纪录片《塞罕坝》,开场震撼大气的美景令人惊艳,第一篇章的历史厚重、创业者的艰辛、守林人的执著,以及新一代塞罕坝人的创新与勇气……这些对于在塞罕坝深入采访多日的记者们来说,都是如此熟悉亲切,立即引起大家深深的共鸣与感动,仿佛又回到了那里,又见到了纯朴执著的塞罕坝人。

  紧接着,又播放了《一次塞罕坝行一生塞罕坝情》的短片。总结回顾了各大媒体关于塞罕坝的报道情况。据粗略统计,各大媒体推出的报道达400多篇,其中,文字报道总量超过20万字,新媒体产品超过200个。截至8月7日,塞罕坝网络话题总阅读量超过2亿次。各大媒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合力打造了这一轮现象级传播。

  现代快报记者 朱俊骏 孙兰兰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