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6版:区域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南京近现代建筑保护“冷热不均”
专家:老建筑有了人气,才能更好保护

 2015年,《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三年行动计划》推出。两年已经过去,该行动计划进展如何?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同学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走访南京近现代建筑保存现状。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寻访队员发放的问卷调查显示,六成市民对南京一些重要建筑的了解仅停留在“参观过”的层面上。绝大部分市民认为近现代重要建筑需要被保护,因为在市民眼中老建筑的保护状况并不乐观。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近现代重要建筑受保护的程度大为不同。一些有实用价值的,如纪念馆、旅游景点等往往受到更多市民的关注,修缮地较为完好。而一些不知名的老建筑往往受冷落,环境也不好。”寻访小队成员孙媛告诉记者。

  孙媛回忆说,比如拉贝故居是保留较为完好的,且内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纪念馆里的留言本上也写满了对这座老建筑的赞美之词。对比之下,另外一些历史建筑,由于闲置过久,成为了“死”建筑。”她说,下关火车站周边的龙江路近现代建筑群就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即便被列为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要保护对象,但还是成为了“麻雀的乐园”,文保单位的标牌上还张贴了垃圾小广告。

  针对此情况,南京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研究近现代建筑的陈韶龄老师建议,“必须要有法可依,才能推动保护近现代重要建筑。”另外,她提到了“城市规划先行”的观点,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市政府已经对近现代建筑的价值进行了判断,并对建筑的未来处理进行了预估。

  “《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共有310处建筑成为近现代重要建筑,同时,还建成12片近现代风貌区。当老建筑有了明显的法定地位后,它们就不会被任意处置、拆毁。”陈韶龄说,建筑也需要人气,老建筑只有其公共化,让群众去认识它,才能让保护取得更好的成效。

  通讯员 孙媛 崔若愚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舒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