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生活苏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8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16岁那年,父亲手把手指导他做第一件旗袍
坚守匠心,一件旗袍他做了半个世纪
  谢师傅在制作旗袍 潘兰蓉 摄

  深藏在双塔街道二郎巷社区竹苑小区,有个无名裁缝铺,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堆满布料、线头及叫不上名称的工具,靠墙的衣架上挂着一长溜不同颜色、花纹、款式的旗袍,散发着宁静、优雅的气息。今年60岁的谢建清坐在靠窗的缝纫机前,灵巧的双手有节奏地在工作台上忙碌着。在他身旁,一位头发花白的好婆坐在小板凳上,动作娴熟地做着盘扣……从16岁那年父亲手把手教他做第一件旗袍算起,谢建清坚守这份匠心已将近半个世纪。

  

  朱健 潘兰蓉

  多年来专注做旗袍

  了解谢师傅的人都知道他极有个性,多年来专注做旗袍,别的衣服一概不做。他做的旗袍剪裁合体,手艺考究,价格公道,从不为多揽生意而降低品质。“手艺是父亲传授的,我要是做不好那就是不孝。”说话间,谢建清依旧紧盯着缝纫机的针脚,手上的动作丝毫没有慢下来,讲起自己的手艺,语气中透着满满的自信。

  “父亲年轻时在老家光福拜师学了一手裁缝手艺,解放前在景德路上开了一家裁缝铺。我16岁时继承了他的手艺,这辈子就靠它吃饭。”谢建清说,过去裁缝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行当,不仅要会做,还要懂设计。就拿做旗袍来说,量尺寸最考验功夫,真正讲究起来,一件旗袍要量取三十六个点。“旗袍里的学问,深着呢。”

  巧遇年近八旬的“徒弟”

  “你们是不了解老裁缝,他把手艺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这些年来不为赚钱,也不想出名。有多少旗袍店都想出高薪请他去,都被他一口回绝了。”坐在一旁的好婆放下手里的活计,对谢建清竖起了大拇指。好婆名叫赵福妹,如今年近八旬,是这家无名小裁缝铺的房东,也是谢建清如今唯一的“徒弟兼帮手”。

  回忆起三年多前和谢师傅相识的经过,赵好婆说那完全是因为碰巧。原来,赵好婆有个老姐妹是旗袍控,有一次在谢师傅的裁缝铺里,趁着老姐妹看旗袍的工夫,她便和谢师傅聊了起来。“他说十全街太热闹自己有点不习惯,想找一个更合适的地方专心做旗袍。我想起家里有间车库正好空着,可以租给他做旗袍,于是就让他来看看,他看过以后觉得挺满意,我回头和老伴一商量,就决定把车库租给他了。”赵福妹说,谢师傅租住在自己家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饭也在一块吃,就跟自家人一样。

  让旗袍走进寻常百姓家

  目前苏州经营旗袍的商家并不多,其中绝大多数走的是高端路线,但谢建清的客户则主要是寻常百姓。用谢师傅自己的话说,他做旗袍不是为赚钱,而是想帮所有喜欢旗袍的人圆梦。

  “每年我做200件左右,平均一天半就能做一件,手工操作这样已经最快了。”谢师傅说,为了守护好父亲传下来的手艺,就算牺牲产量也绝不会在质量上打折扣。他说,虽然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如年轻时好,但只要有人喜欢他做的旗袍,他就会一直做下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