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7版:迎接十九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夫妻守孤峰
寂寞高原一望十多年为了守护世界上这片最大的人工林海
55年来近20对夫妻瞭望员坚守在望海楼
  4对瞭望员夫妻守望望海楼
  刘军用画画对抗寂寞
  刘军在望海楼上瞭望

  清晨6点,海拔1940米的塞罕坝林场制高点,唯一的一盏灯亮起。阴河林场亮兵台望海楼瞭望员刘军穿上工作服,独自爬上75级的台阶瞭望火情。西北风把四周山林吹得沙沙作响,“喂,你好,现在一切正常。”拨通防火指挥部的电话后,刘军在登记本上写下“无情况”。在每年近10个月的防火紧要期,每隔15分钟,这样的动作便要重复一次。而这一重复,就是11年。

  在这片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这样的望海楼有9座,它们分布在人烟稀少的林场制高点,其中8座由夫妻坚守。55年来,共有近20对夫妻守望望海楼,55年,塞罕坝林场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现代快报记者 金凤/文 顾炜 马晶晶 刘玉莹/摄

  11年不间断瞭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每天清晨,刘军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走进树林,摸摸树干,闻闻林子的清香。11年前,跟他个子差不多高的小树,如今已经遮天蔽日。

  刘军今年46岁,一部电话、一个望远镜、数本瞭望报告日记,是他和妻子齐淑艳最亲密的工作搭档。

  如今,望海楼的天台和林场已经启用了先进的防火监测设备,但在每年近10个月的防火紧要期,仍需要人工探查和巡护。

  11年的不间断瞭望,刘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雾发白、浮动,没有根。烟也发白,还有点发青,是直着往上去,但有根。沙尘暴是黑的。火能看出火光。”

  让人胆战心惊的除了雷电还有野兽

  塞罕坝地处高寒地区,最低气温-43.3℃,年均气温-1.3℃,年均积雪达7个月。

  刘军的父亲刘海云,是上世纪60年代末的瞭望员,当时他们住的望海楼还是马架子,木杆拍上土,草苫盖在上面,再用铁丝固定好,就成了瞭望房舍。后来,第二代望海楼垒成了砖房。

  2006年刘军做瞭望员时,住的已经是第三代望海楼了。

  下雨天最令人心惊胆战。当时望海楼的瞭望台和楼梯,都是用铁皮搭的,一到雷雨天,大火球顺着楼梯就往屋里滚,齐淑艳说,“有一次,一个大火球崩得我一个趔趄,屋里的电话机、电灯灯头也冒火星,吓得我蹦蹦的。”

  让人避之不及的,还有随时光临的山间野兽,“一天晚上,我一抬头,发现一只狼趴在窗台上,眼睛冒着绿光,直瞪瞪地看着我。”齐淑艳吓得一宿没睡。

  瞭望员赵福州和妻子陈秀玲1983年到天桥梁望海楼工作,“那会交通不便,吃菜就从老百姓那里要一点土豆,喝的是雪水、雨水。望海楼到县城要走60多公里,有时候一年也去不了一次县城,生活用品都是用马从营林区驮回来的。”

  交通不便和恶劣的生存环境,曾让赵福州夫妇失去了一个孩子。1984年冬天的一天,赵福州去挖雪,怀孕7个月的陈秀玲在家里刷缸准备煮雪,不慎发生意外。

  赵福州赶紧向林场求助,但大雪把道路封死,把陈秀玲抬到医院时,已经过去了约15小时。陈秀玲生下一名男婴,但几小时后,孩子就在她怀里夭折了。

  孤独寂寞把他逼成大山里的画家

  现在,每天清晨,刘军都会和齐淑艳一起挤进厨房做饭,他做的焖羊肉,是妻子的最爱。吃饭时,夫妻俩你给我夹菜、我给你装饭……

  夫妻俩刚来望海楼工作时,可不是这番甜蜜景象。“一开始一天到晚见不着人,最难熬的就是孤独、寂寞,我俩又年轻,有时候烦了,就会吵两句。”后来,两口子连“该吵的架都吵完了”。

  在刘军夫妇之前,瞭望员陈锐军和妻子初景梅在这里值守,从1984年到1996年,他们守望了12年。由于缺少语言交流,他们的孩子到了5岁,只会叫爸爸、妈妈。

  对抗寂寞,瞭望员各有妙招。蔡木山望海楼瞭望员王少贤,喜欢缝十字绣,莫里莫望海楼的孟庆林、董建芹在楼下整了几亩菜地,种上茭瓜、白菜。齐淑艳烦闷的时候,会趴在窗口大声呐喊,听到林子里的回声,就像和人说了话。

  而漫天遍野的孤寂,把刘军逼成了大山里的画家。《林间巡护》《春江水暖》《鱼乐图》《松鼠送福》……刘军将护林员冬天巡视林海、山间动物嬉戏依偎的实景,一一记录在画中。

  “冬天,四周白茫茫的,全是雪,画点花鸟,有点颜色,看着就好看。”刘军说。

  曾经不解的儿子现在成了“林三代”

  如今填满望海楼的,不只有画作,还有浓浓的亲情。

  望海楼一楼客厅的背景板上,至今还塞着一张一寸彩色照片,照片里的小男孩,今年6月刚刚结婚,他是刘军的儿子刘志钢。

  刘志钢从小便知道自己“与众不同”:家长会总是姥姥姥爷去;别人家孩子生病感冒了,爸妈都在身边,他永远得自己扛;别人家爸妈隔三岔五去学校看孩子,他只能在寒暑假跟父母团聚。

  想爸妈的时候,刘志钢就把妈妈用过的、爸妈给自己买的东西拿出来看。有一次,齐淑艳放假回来给儿子洗书包,发现儿子钱包里塞着自己的发带和头发,“你收这些东西干什么?”“想你的时候,拿出来瞅瞅……”

  还有一次,齐淑艳回家,趴在桌上睡觉的儿子突然在梦里喊起“妈妈”,齐淑艳快步上前摸摸儿子的头,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小时候,刘志钢对父母怨过、恨过。毕业后,他在酒吧端过盘子、刷过碗,渐渐理解了父母的不易。

  现在,23岁的他回到林场,成了一名扑火队队员,成了刘家第三代护林人,“现在觉得爸妈挺辛苦,我挺敬佩他们。看着这片林子,感觉就像自己兄弟姐妹似的,想替爷爷和爸妈把这片林子守护下去。”

  55年,这里没有

  发生森林火灾

  为了看护好这片绿色,塞罕坝在9个制高点,建起了9座望海楼,其中有8座由夫妻值守。如今楼里通了电,有了暖气,生活质量大大改善。

  9座望海楼遥遥相望,形成一张天网,日夜监测着林场的火情。防火紧要期,从晚上9点到第二天清晨6点,9个望海楼之间,每3个一组,每个望海楼监测3小时,每1小时监测一次。

  “望海楼之间还能互相看对方的死角,例如我看到那边似乎有火情,就会打电话告诉另一个视角好的望海楼,他们出去一看就相当清楚了。”塞罕坝林场蔡木山望海楼瞭望员于成说。

  正是这样的细致和负责,55年,塞罕坝林场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如今,每天清晨在树林里行走,是刘军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看着树一天天长大,心里高兴,就像抚养小孩似的,我们在跟前,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刘军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