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常州市发改委在行政中心举行《促进富民增收培植常州幸福树实施意见》等文件解读新闻发布会。据悉,常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富民增收、新一轮十大产业链建设、人才新政等方面的配套文件和办法,通过创业就业富民行动、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行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惠民水平行动等231个富民举措,让市民收获更多幸福感。
葛小林
创业就业“五项工程”
据悉,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创业就业政策拓展、创业就业能力提升、创业就业载体建设、创业就业服务优化、创业就业氛围营造“五项工程”,实现创业致富、就业增收的目标。2017-2020年,全市将开展创业培训5万人,扶持创业2.5万人,带动就业10万人。
其中,在创业就业政策拓展方面,将降低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和加大创业融资扶持力度,对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起3年内的创业者,企业注销后登记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6个月(不含领取失业保险金时间)以上的,可按照纳税总额的50%、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标准从就业资金中给予一次性补贴,用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开展“33113”行动,将发挥3000万职工创新创业扶持基金的作用,力争撬动3亿元创业发展基金,协同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难、担保难、贷款难等创业难题。
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组织实施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惠农政策让农民增收
据常州市发改委裴谨副主任介绍,常州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民增收,例如发展高端农业产业、统筹和整合支农资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业保险的扩面和服务等。
据悉,今后常州将进一步挖掘现代农业增收潜力,例如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设网店、微店,开设农业电商地方特色馆等。深化农村改革,将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有效增加农民在租金、股息、红利等方面的收入。通过重点打造一批特色旅游风情小镇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鼓励和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开发农业农村资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另外,在精准扶贫方面,2016年底,常州尚有1.8万户、3.2万人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处于相对贫困状态,政府部门将着重通过医疗、就业、低保、教育等政策保障措施,以收入再分配的形式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或间接减少农民开支。同时,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脱贫,将扶贫标准与低保标准相互衔接,对无法依靠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等脱贫手段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做到应保尽保。
为市民增“隐形财富”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惠民水平行动方案中,政府部门提出了实施社会保障提升、最低生活保障完善、社会救助强化、优质教育普惠医疗服务提质、住有乐居建设、幸福养老拓展、文化服务优化、全民健身促进等9大工程,通过工程化、项目化推进,让老百姓享受更优质、更公平、更实在的公共服务。
据悉,在教育普惠方面,要求所有辖市区到2020年均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标准,满足群众“好上学”“上好学”的需求;在医疗服务方面,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优化、纵向整合,加快发展医联体和分级诊疗,到2020年医联体覆盖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在养老服务方面,到2020年城市、农村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分别达80%、40%以上,60%以上的养老机构具有医养融合功能;在文体惠民方面,到2019年全市将实现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建成3个市级体育中心、11个区级全民健身中心和66个镇(街道)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文化体育服务更加贴近百姓日常生活。